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会留下大量污泥难以处理,未经适当处理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怎样才能有效处置这些污泥,目前已成为城市的难题。
记者昨日在郫县采访时看到,位于唐元镇的一家农业企业通过收集污泥,利用污泥蚯蚓生物堆肥技术将其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提高了土壤的保湿、保肥能力及通透性,更将“污泥”变成农林绿化的有机肥,为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最佳途径。
秸秆菌渣成温床
化污泥为饵料
昨日,记者跟随郫县农发局工作人员前去一探究竟。走进这家公司的生产区,映入眼帘的便是整齐堆放着的秸秆。工人们正在用秸秆粉碎机对秸秆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秸秆与旁边另一批工人整理出的菌渣一起,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一种名为辅料仓的容器里。原来,这些秸秆正是污泥堆肥处理中,为细菌繁殖提供的不可缺少的温床。
“将城市生活污泥加上农业有机废弃物,如菌渣、秸秆等,配上畜禽粪便,再添加生物菌种进行混合发酵、半腐熟,来作为蚯蚓的食物。通过对专属种类蚯蚓品种的培养,进行大棚养殖,使污泥随着蚯蚓的新陈代谢过程被降解为蚯蚓粪,最后深加工成高品质的微生物有机肥。这就是我们成功研发的蚯蚓生物堆肥处置污泥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公司董事长黄杰介绍说。
污泥“饵料”喂蚯蚓
变出生态有机肥
在蚯蚓养殖大棚区,工人们正在对数十个蚯蚓养殖大棚进行抬高处理,以扩充养殖蚯蚓的面积。黄杰从大棚里捧起一把“土”来,这把“土”里还有一条条蚯蚓在蠕动。原来,这把“土”正是之前的污泥,不过它在经过堆肥处理,并历经蚯蚓的新陈代谢过程后,已经被降解成性质稳定、有机质及微量元素丰富的蚯蚓粪。记者发现,与没有经过处理的城市污泥相比,这些蚯蚓粪颗粒细小,没有臭味,而且颜色更黑。而这些蚯蚓粪最终会经过深加工成为高品质的微生物有机肥。
黄杰介绍,蚯蚓是生物堆肥的主要反应场所,由于蚯蚓身体固有的密封属性,恰好克服了传统污泥堆肥技术腐败周期长、易产生恶臭等缺陷。它们的消化道内分泌特有的高活性酶辅助高效微生物菌落进行各种反应,降解污泥中的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目前,该公司利用该项技术已实现年处理污泥5万吨,配套消纳秸秆5万吨,每年减少957吨大气颗粒物污染,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