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松山湖浦心排渠仅仅用了一个半月即消除黑臭。技术人员介绍,因采用科学精准的技术方案,治理成果将可长期保持下去。
浦心排渠岸边竖立了一张整治前的照片,对比可见整治效果显著。
“在水生态治理方面,我们务必坚持科学而精准的原则,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日前召开的全市环保系统工作总结会议上,东莞市环保局局长蒋亚军强调,水生态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城市品质的提升和美丽东莞的建设,他认为,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核心在于精准治污。因此,他要求全市环保工作人员在落实水污染治理工作要求时,坚持科学治污的前提下,一定要精准治污。
东莞松山湖浦心排渠和文庙排渠在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就由往日黑臭无比的“龙须沟”变成了涓涓清流,得益于环保部门和技术团队精准地找到了两条排渠的污染原因,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据技术人员介绍,因为使用了精准的科技手段,不但短时间内实现了消除黑臭,还可以将整治成果长期保持下去,最终让河道恢复自身生态系统,拥有自净能力,真正实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铁箱子”的秘密
一个半月让臭水变清
在一个半月前,松山湖浦心排渠、文庙排渠附近鲜有人至,因为两条黑臭无比的河道,臭气弥散,市民避之不及。但最近,游人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有骑行爱好者前来游玩。岸边树木错落有致,青草绵延,河水缓缓流动,清澈见底。如果不是技术方在岸边树立了一块整治前的照片对比,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据松山湖方面介绍,去年12月,松山湖在市统一招标实施原位生态修复的四家技术服务单位中,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方面对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部门与水污染治理专家的综合意见,经党政联席会议充分讨论,于去年12月18日确定浦心排渠、文庙排渠、下沙排渠3条重污染河涌生态修复工程的服务单位为以技术人员钟路华领衔的治水联合体。
在承接了治理重污染河涌的任务后,整个团队立马展开治水工作。
截污是治理黑臭水体的第一步,钟路华介绍,松山湖的市政污水管道修建开展比较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建好了截污管网,对污水进行收集。但即便这样,也还是存在污水进入河涌的情况。钟路华介绍:“以前建设的截污管网,收集污水逐渐达到饱和,新建小区的污水没地方去,一下雨就随着雨水流进了河涌当中,这是造成河水污染的一个原因。”
另一个造成河水黑臭的原因是河涌底泥中的污染物不断发酵,散发出黑臭。“一个多月以前,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地方臭不可闻。”钟路华指着脚下的河堤说。
是什么方法让又黑又臭的河水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变清的呢?原来奥妙在河边上的一米见方的“铁箱子”里面。
“铁箱子”是一个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水体中的微生物可以在这套设备中被激活。
钟路华介绍,整治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生态修复系统,激活水环境中土着的微生物,使其大量繁殖后再随循环系统的水流进入河道,从而丰富水体的生物群落,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并建立高效的食物链,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
运用“黑科技”
不清淤即可消除黑臭
两条排渠的整治技术方案,不仅短时间内见了成效,而且工程量比以往的治理方案要小很多,也节省了成本。按照以往的技术方案,要实现河道完全变清,要经过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过程,工程量浩大,且耗费资金巨大。但是浦心排渠和文庙排渠未清淤就消除了黑臭。钟路华介绍,如果有足够的水深,能够满足曝气的深度,就不用清淤,可以直接进行生态修复。
这套技术一个优点就是抑制河涌底泥中产生的厌氧微生物,扶持对环境有益的微生物,让有益微生物变成占优势地位的一方。有益微生物经过繁殖、倍增,就可以分解底泥中的污染物,使得底泥中的黑臭慢慢消除掉。
在截污的基础上,通过微生物分解,辅以曝气等技术手段,水体的整治效果非常的显着。截至1月30日,河涌水质已基本达到消除黑臭的指标考核要求,经市环保局委托的第三方水质监测单位最新一次检测结果显示,4项黑臭水体定量指标(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氨氮)均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