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山东滕州市把环保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污染减排,积极开展水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认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全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目前,主要河流城郭河群乐桥断面水质COD、氨氮浓度年均值由2007年的60mg/L、4mg/L,分别降至30mg/L、2mg/L以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2天。
深入治水,碧水长流鱼儿欢
山东滕州市牢固树立"丰碑刻在青山中,政绩留在碧水里"的执政理念,形成了"234"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思路,并围绕"保障出境水质达标,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念好"治、用、保"三字经,走好"点源治理、集中处理、截蓄回用、湿地净化"四步棋,全市境内河流水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在点源治理方向,先后投资2亿元对36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实现了全面达标排放。在集中处理方面,投资2.8亿元先后建设了两家污水处理厂,都配套建设了中水回用工程,出水水质达到回用标准。投资728万元建设的新源热电有限公司污泥干化焚烧工程,是国内首家利用10万千瓦以上机组烟气余热干化污泥焚烧的环保工程,既彻底解决了污泥二次污染,又使污泥变成了能源。在截蓄回用方面,投资2.08亿元开工建设了城郭河、北沙河截蓄导流工程,建设了10座橡胶坝,逐级拦蓄净化回用,每年可回灌补给地下水8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30万亩,初步形成辖区水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在湿地净化方面,投资近8000万元建设了城郭河湿地、界河入湖口湿地,对废水进行深度净化,确保出境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持续治气,碧空如洗星满天
为了让空气清新怡人,山东滕州市不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了水泥企业拉网式检查,关停了25家30条不能稳定达标的水泥机立窑生产线,大幅度削减了水泥粉尘排放量;8家电力企业投资5亿多元建设完善了脱硫设施,年减排二氧化硫近2万吨;取缔淘汰燃煤炉灶37台,治理不达标排放的燃煤炉灶100余台套,50余家酒店、宾馆新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同时,加大城区大气污染巡查力度,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
严格执法,环境公平是体现
滕州市环保局在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消耗大)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近年来,共否决污染重的建设项目10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107个,促进了经济的科学发展。滕州市还不断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控系统,39家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装置51台(套),15家企业安装了网络视频监控设备,提高了监管能力。同时,加强对重点企业、河流断面、污水处理厂、城区大气的监督检查,去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275人次,检查企业3860家次,遏制了污染多发势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开展了小塑料、小淀粉等土小企业集中清理取缔活动,共清理取缔小塑料、小淀粉企业200多家,消除了水源污染隐患。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为完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分队,并投资29万元购置了防护服防毒面具及现场监测设备,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 (记者 杨军 通讯员 白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