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日前在云南省副省长和段琪等省市领导的陪同下到滇池进行了考察调研。
吴晓青实地察看了滇池水质,考察了数个水质监测站。他对滇池治理实行“河长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按现在的治理思路走下去,滇池恢复原貌大有希望。
在滇池观音山国家水质自动监测站内,吴晓青仔细察看了监测站内的水质数据。在看到环境一号卫星拍摄的滇池流域卫星图时,他说,我们正在应用自动监测和环境卫星同时监测滇池的水质和蓝藻状况,水质自动监测站就像人的“眼睛”,要在所有重要入湖河道上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治理效果要让数据说话。现在,滇池湖体已设置了两个国家级水质监测站,下一步,外海要增设水质自动监测站,以全面反映滇池水质状况。
据了解,目前,昆明市境内有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滇池流域有两个,河道有3个,阳宗海有1个。滇池流域和阳宗海的3个水质监测站都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网。今年内,昆明还要在6条河道上建监测站,对河道实施即时监控。
据滇池管理部门介绍,目前滇池和去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略有下降,主要超标指标分别为总氮、总磷。监测结果表明,经过一年多来的河道综合整治,35条入湖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指标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35条入湖河道达到Ⅱ类水两条,Ⅲ类水1条,Ⅳ类水3条,Ⅴ类两条,劣Ⅴ类27条;今年1~6月,达到Ⅱ类水3条,Ⅲ类水3条,Ⅳ类水3条,Ⅴ类两条,劣Ⅴ类24条。滇池外海、草海总体水质仍为劣Ⅴ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