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外资巨头的锋芒
有人曾将中国的污水处理市场比喻成一座金矿,但身处这个潜力无限的行业,你是否就是那块闪闪发光的金子?
恐怕大多数企业难以给出肯定的回答。
尽管中国的水处理领域有着几千亿元的市场需求,但事实上,国内的环保产业起步不过20年,各种游戏规则尚在完善之中。散布在各地的水处理企业虽然有近万家,但利润都在10%以下,处于“长不大、饿不死”的状态。
与此相对应的是,全球最大的环境服务商威立雅环境集团,其水处理业务在2007年的营业额达到109亿欧元。国内即使是已经成立15年的民营环保产业龙头桑德集团,与国际大公司相比,也只是个刚刚起步的幼童。
如今,威立雅、GE、陶氏化学等国际巨头们,正在中国的水处理领域快速拓展着各自的“地盘”。FourWinds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投资部门总裁KimberlyTara则宣称,FourWinds将首期募集近30亿欧元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资水资源。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小打小闹”的本土企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上海ITT恒通先进水处理有限公司(下称“恒通”)这家起步于工业纯水制备的企业,将目光聚焦在了“高难度工业污水处理”这一外资尚“不屑顾及”的领域,从而避免了与国际大公司在市政BOT项目上的正面交锋。
“市政污水的项目很大,技术门槛低,跨国公司更倾向于一种财务运作,这与我们的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恒通董事长陈伟表示。
恒通的盈利模式在于,通过竞标赢得工程项目之后,进行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安装、系统自动化调试,最后移交业主,由客户运营设备。
据其介绍,在工业污水领域,恒通能将处理难度最大的焦炭业的废水做到COD浓度100以下,而这种技术能力在国内“并不多见”。
“在工业废水处理上,我们的技术比同行领先了一两步,在不同的行业内都有成功案例。”陈伟告诉记者。如今,恒通的主要客户包括宝钢、首钢、天脊煤化工、大庆油田等,2008年签订的合同金额约为2.5亿元。
从合资重回民营独资
1995年成立的恒通,最初是一家美国水处理公司的中国代理。1997年之后,公司开始发展纯水处理系统技术和工程设备。
那时的恒通,“做得最好的一年也只有8000万元的营业额”。
2004年前后,公司董事长陈伟发现,工业纯水的技术正日益成熟,需要的组件与零部件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相对应地,行业的毛利空间也逐渐受到挤压。当公司的效率变得越来越低时,陈伟不得不开始考虑转型。
一份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给了他不小的启发,陈伟想到了国内的工业废水市场。碰巧,当时与恒通有业务往来的国际大型工业制造公司ITT工业集团也正逐渐介入中国的污水市场,双方一拍即合,“希望互相借对方的力量,把这个市场做大”。
事实上,ITT集团从2000年就开始在中国收购和水处理相关的企业,恒通于是成为6家被收购企业之一。
2004年1月,恒通被ITT收购,公司更名为“ITT恒通先进水处理”。从那时起,陈伟便带领技术团队,将主要精力投入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中。
公司专攻的是高难度工业废水的处理,譬如制药行业、纺织业、煤化工、焦炭业等。选择这个领域,是陈伟深思熟虑的结果。
近年来,受水处理市场前景的吸引,国内涌现出大量中小型水处理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与人才,企业间掌握的技术雷同,价格战成了争夺项目时的“法宝”。这种同质化竞争最终压扁了行业利润,一个项目做下来,净利往往不到10%,而按照合理估计,水处理业务的利润率应该保持在30%。
相比之下,在那些高技术要求、规模较大且复杂的高端项目上,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分享着“蓝海”带来的丰厚回报。
“说到底,高难度污水处理就是竞争少,竞争少的领域,利润自然也就高些。”于是,陈伟将目光瞄向这个细分领域。
经过五年的研发,恒通已开发出一套自身的核心技术,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基于传统工艺上的“综合管理”。
“我们利用了电化学、MBR膜以及我们自制的药剂、配方、菌种等。目前完成的项目证明,这种工艺相对比较稳定,出水质量也比较高”。陈伟称。
在莱钢的项目上,恒通就曾“露了一手”。
“去年,莱钢在焦炭废水处理上有两个大项目在招标,结果恒通中了一个,另一个给了桑德。事实上,恒通之前曾进行过一个类似的项目,将废水的COD浓度做到了100以下,于是莱钢方面称,如果恒通的第一个项目通过了验收,那么另一个项目便也让恒通做。在去年底,公司就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项目。”
在陈伟眼里,技术是恒通在竞标时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客户来说,除了考核污水处理公司本身的技术和设计方案之外,还要评估企业过去做过的成功案例,以及水处理企业本身的经济实力。
就在恒通的污水处理业务渐渐步上正轨时,股东方ITT集团却起了变数。
据了解,由于ITT集团内部的管理层调动,公司的战略决策产生了变化。从2008年5月起,ITT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停止水处理业务,将重心转回制造业。
于是,2008年9月,“只做水务”的恒通将ITT持有的股份买回,重新变为一家纯粹的民营企业。
“吃透”膜技术
最让外界感到神秘的,莫过于让恒通津津乐道的核心技术。
据悉,它涉足的是水处理一个细分领域——膜生物技术,其工作原理是:污水经过超高浓度的微生物分解后,采用孔径只有0.1-0.4微米的中空纤维膜进行固液分离,清水再经过臭氧消毒,最后形成水质和生物安全性高的优质再生水。
“形象点说,膜技术就等于把水中的微生物养到一根根极细的管子里去了,一捆纤维膜有好几百根,放在一起处理。污水处理的规模越大,需要的膜也就越多。”
与传统工艺相比,膜技术大大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具有生化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等优点。
“膜技术是过去20年间水处理领域中最大的技术突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包括GE、陶氏化学、西门子在内的跨国巨头,在前几年通过并购纷纷进入了膜技术的研发和制造领域。在国内,从事分离膜研究的院所、大学也有近100家。
对于恒通来说,它虽然本身并不生产膜,但如何利用好这个膜,它却有着独到的工艺。
“如何利用好这些膜,有着很大的门道。比如,进入的水应该达到怎样的温度、流速、压力,水中含有的有机物浓度该控制在什么水平,不能被消化的有机物事先如何处理,用什么菌种等。”
在陈伟看来,就膜技术而言有不少公司已经掌握,但“膜里的乾坤”,别人却不一定吃得透。为此,恒通专门申请了焦炭领域的膜生物处理技术的专利。
有了技术专利的恒通,做起项目来便更加得心应手。在公司的EPC链条中,方案设计、零件采购、控制系统安装、后期调试由自身完成,现场安装等非核心环节则选择外包出去。这样一来,公司可以将自身组织边界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节省了大量资金和人力。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水处理企业的现金流往往制约了公司的扩张速度,不少企业遇上了“回款难”的困境。就恒通而言,“客户一般是比较大型的企业,具备一定经济实力,而且污水处理往往作为配套工程,相对整个工程的投入很小”,于是公司的现金流相对稳定。
但也有例外
陈伟坦言,有时在竞标前,公司的设计方案不得不一遍遍地推翻,整个项目做完,甚至要花两年之久。
据其介绍,公司竞标成功后,客户往往先付30%的预付款,由恒通采购零件。当公司将生产出的系统运到现场安装时,客户再支付30%,待安装调试完毕,客户再支付30%钱款。剩下的款项则作为质保金,一年后若设备运营正常,再进行支付。
以恒通一年做十几个项目的能力而言,大约需要几千万的资金来撬动。据记者了解,向来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的恒通,眼下正积极寻求与银行、租赁公司甚至风险投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