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名著《围城》中这样描述关于婚姻的矛盾。纵观现在的水务市场,又何尝不是处于这样一种“围城”的境遇中呢?
一方面是国际水务巨头积极布局中国庞大的水务市场。目前,中国水务市场发展迅速,据相关调研报告估算,“十一五”期间,中国在供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总投资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水务公司进入,其中不乏威立雅、苏伊士等业内巨头。另一方面却是中国企业不肯偏居一隅,力图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与世界水务龙头一争高下。桑德就是后者的杰出代表。
打响头炮,中标沙特项目
2009年7月29日,国内环保业传来喜讯:桑德接到沙特阿拉伯Jubail及Yanbu电力、水利公共事业公司辖下的Tareeq Al-Matar 第九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项目正式中标通知书,合同总金额达5.6亿人民币。该合同仅是第九污水处理厂第二阶段即新建污水处理厂,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即相关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目前也由桑德进行,三个阶段的合同总额预计合计将达到7亿人民币。
沙特阿拉伯此项目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国际水务公司,其中包括法国、日本、韩国等国众多跨国公司以及当地水务公司。“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要想在这次竞争中夺魁,桑德必须拿出过硬的本领来。2009年5月22日沙特阿拉伯Tareeq Al-Matar 第九污水处理厂业主的总工程师及第九污水处理厂的厂长、工艺工程师来到桑德,对桑德运营的南昌象湖污水处理厂、宜昌临江溪污水处理厂进行考察。桑德出色的设计、运营管理、采购、设备集成及制造能力获得了充分肯定,给业主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最终,桑德因其出色的设计、合理的报价在众多的投标人中脱颖而出,中标合同。该项目由桑德集团联属企业—桑德国际(Sound Global Ltd,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承接。
此次中标并非偶然,是桑德全球化定位结出的硕果。自2006年10月,桑德集团的联属企业——伊普国际(现已更名为桑德国际)在新加坡上市,就确立了国际化方向。作为桑德的水务品牌,桑德国际主要致力于市政污水、市政给水、工业废水、工业给水、废水深度处理循环再利用等领域的设计咨询、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总承包、设备集成、运营管理等类型的服务业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的各类水务和环境工程业绩近600个。中国首张全市场化国际水务大单落袋桑德,打响了桑德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炮,掀开中国环境企业进军全球环境市场序幕。
国内练内功,国外闯市场
桑德董事长文一波认为,中国巨大的环保市场是培育世界级环保公司的沃土。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公用设施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环境投资、运营、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的改善,未来在中国将形成一大批规模庞大、实力雄厚、技术先进、产业链完备的环保企业。桑德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1994年桑德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首倡“交钥匙工程”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当时工业企业污水治污设施的建设技术由科研院所提供,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企业买设备,最后调试又找另外一个单位来调试,众多单位都参与,但是没有一个单位对最终达标负责,出了问题各单位互相扯皮、推诿,严重影响了企业对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出于对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心情,桑德在工程实践中大胆向企业提议整个工程由自己来承包,并进行100%的赔付,对最终能否顺利达标负责,也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交钥匙工程”。采用“交钥匙”模式进行工程建设,极大减少了建设的中间环节,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有效降低和控制了工程造价,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企业花较少的钱、解决严重的污水治理问题的需求。桑德到目前承担系统集成建设的各类环境治理工程已超过600个,极大推动了中国工业废水处理的进程,为环境改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1年桑德创新性地在全国推出了“中华碧水计划”,将BOT模式引入市政领域, 加快了中国市政污水处理的进程。虽然“中华碧水计划”在后来的实践中一度遭遇不少困难,其进展程度不如想象顺利,但是桑德也先后取得了国内近50个BOT项目。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作为市场的先行者,桑德的努力为开启环境基础建设领域市场化起到了临门一脚的效果:市政污水处理难题由政府负担的事业体制转入企业经营的市场体制,在削减政府资金压力的同时,培植大型专业环保企业,促进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政策大门被开启后,各方企业积极投身市政污水处理领域,如今活跃于国内的几家大型环保公司也正诞生于此时。
1999年,桑德集团倡导成立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如今这个环保园区已初具规模。
2006年,以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伊普国际(现名桑德国际)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国际知名投资机构——世界银行属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在中国投资的唯一一家环保企业。于2007年7月通过增发配售方式融资约5.45亿元人民币。
2007年桑德集团首倡发起成立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并任首任会长单位。从关注产业链的建设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架起企业与政府沟通的桥梁。
2008年,伊普国际(现:桑德国际)以2.08亿元人民币发收购海斯顿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在中国市场的多年拼搏,桑德积累了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人才优势,具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实力。作为第一个即将进驻沙特环保产业的中国公司,伊普国际开创了民营环保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先河。全球巨大市场空间将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验的日益丰富,未来以桑德为代表的中国环境企业必将成为全球环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参与国际竞争任重道远
“桑德”,系英文“sound”之音译,意即完美、声音,它蕴含着全体桑德人以产业报国为已任,树立中国环保产业世界品牌,让“桑德”的声音享誉世界的决心和信心。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桑德进军国际市场必须经受国际市场的严格考核和检验。
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桑德积累了很多好的技术,从失败中也吸取了教训,形成了比较好的商业模式。但是,进军国际市场,这些都仅仅是敲门砖而已。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还是有限,特别是在环保行业,中国的企业还很年轻,缺乏经验,必须在进入的时候,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桑德深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差异。如果简单用国内技术、国内市场的一些经验和能力去参与国际市场的话,肯定会有问题。国内和国外完全不同,包括技术标准,工程标准都完全不一样,程序也完全不一样。在进入不同的地区时,不同文化理念的冲突必须得到充分的考虑。“技术上我们是世界级的,但是适应性我们要做到最当地化的。”
鲲鹏激浪从兹始,克难奋进永不止。桑德的中期目标是,未来十年内在水务领域进入世界前十。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企业的成长必须达到一个较高的速度,桑德人对此信心满满。中标沙特项目后,桑德将乘胜追击,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空间,早日成为综合性国际环保企业,为中国环保企业探索进军国际市场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