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力图帮助中国等新兴国家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短缺的难题。”5月,苏伊士环境集团(下称“苏伊士”)与通用电气签订国际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创新方案用于水网及水处理设施管理迎合全球城市用水需求。苏伊士首席执行官让-路易·舒赛德(Jean-Louis Chaussade)在上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我们将用3~4年的时间调整公司业务,力争使中国等非欧洲地区的业务占总体业务的三分之一。”
给重庆“补水”
曾经,坐拥三江的重庆也“喊渴”。
“那是重庆耻辱的十年。回想1992—2002年,中国43个城市水质排名,重庆一直处于末尾。”去年3月,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上海与舒赛德会面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1992—2002年,重庆水质被称为四化:源水恶化、水厂老化、管网陈旧化、二次污染严重化。然而,重庆却无钱建水厂。2001年,主城80%的水厂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国家明令淘汰的灰口铸铁管达85%以上,急需改造的旧管网占管网总长度的1/3以上。资金、技术、人才都十分匮乏。
2002年,建设部颁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以及《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逐步建立起了以特许经营为核心的适应城市水务行业特点的新制度体系,标志着我国公共事业改革的发端。
这给了重庆水务集团翻身的机会,2002年,重庆水务集团和苏伊士旗下的中法水务公司合作,双方分别以60%和40%的持股比例共同投资12.3亿元,成立了重庆中法供水有限公司,为重庆主城北部片区供水。
苏伊士向重庆水务集团提供“净水工程”的技术,确保长江水流入重庆时的断面水质为三类,流出重庆时达到了二类,三峡水库得以保持清洁的水体。
重庆水务(601158.SH)去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实现净利润12.91亿元,位居上市水务企业榜首。
“苏伊士正在考虑与重庆水务集团展开更多合作,双方计划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不仅在重庆市内做项目,还会拓展到全国、全球范围,比如澳大利亚、南美地区等地。”舒赛德表示。
水质越好,水价越高?
“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水价本身并非苏伊士的利润来源,我们的利润来自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包括水的配送运输、饮用水处理、全方位供水服务、工业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等。” 舒赛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外资的引入、水质的改善是否是中国水价进一步提升的充分条件?自2002年我国推进水务市场改革以来,包括苏伊士、威立雅等国际水务巨头纷纷加快了掘金中国市场的脚步,市场担心伴随着外资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深入我国公共事业的水务市场,或将成为推升水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此,舒赛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水价的确定其实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要考虑到企业的合理利润以激励投资和革新,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用水和水质需求。在中国一些城市存在水源或水质型缺水的情况,为了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政府可以推出阶梯水价或对水价进行税收补偿来解决这一问题。”
10亿欧元的规模太低
中国水资源分布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提高污水处理水平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正是不断推进城市化的中国面临的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正是苏伊士的强项。
成立于19世纪中叶的苏伊士其专业技术包括地下资源的调研、总体规划和建模,水处理厂的工程、设计和建造,水务的经营和授权管理,自来水的取水、处理、生产以及输配和管网维护、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收集处理,污泥的回收利用等方面。
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苏伊士就已经活跃在中国市场。如今,苏伊士已经在中国拥有中法控股、中法水务、升达废料处理和得利满等多家子公司或合资公司。2010年,苏伊士在中国的业务收入已达9.38亿欧元,接近于全球营业额139亿欧元的7%。
在舒赛德看来,中国业务不到10亿欧元的规模仍然过低。“我们已经对中国的‘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解,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理念和我们的业务是契合的,通过合作我们能够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解决水质性缺水和污水处理等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上海报道
水质性缺水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短缺的现象,其往往发生在丰水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共同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