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十一五”之后,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环境保护领域投资规模将再度位居全球榜首。德银发布研究报告估计,污水和废物处理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的投资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
德银在报告中指出,地方政府为达到严格的排污标准,对环保相关的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会增加;而因为该行业开放给私人投资,也会带来更多与环保相关的项目机会。与此同时,因为增加了为节水和吸引私人投资而收取的治理费,项目的回报率也会提高。鉴于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态度,监管环境应该会对环保项目更加有利。即将发布的“十二五”环保产业规划将会为投资者提供更明晰的投资路径图,行业短期内也会因此规划的发布而受益。
当前,市场对新的城市废水废物处理厂的需求依然强劲。鉴于目前中国较低的污泥处理率、较低的农村污水废物处理率、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较低的污水排放标准,德银认为在污泥处理、农村污水处理、水循环利用和污水处理设备升级方面有更高的增长机会。
行业专家和官员估计,在“十二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将介于4500亿和7000亿人民币之间,而工业污水处理的投资约为1250亿人民币。
此外,随着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垃圾转换能源(WTE)技术的改进以及不断提高的公众环保意识,预计WTE行业将经历飞速增长,到2020年占固体废物处理行业的10%-20%(当前比例为2%-3%)。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上升、土地销售下降,地方政府缺少更多资金来投资较高资本支出的水处理项目,所以地方政府有可能将城市供水资产开放给私人投资。此外,中央政府对开放私人投资的态度较为积极,最近几年已经连续给出系列政策和方针,鼓励私人投资积极参与城市公共事业项目。另外,在几家地方供水企业的成功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后,地方政府可能效仿并以此作为其融资渠道。
城市供水和污水废物处理行业中,新加入的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竞争异常激烈。但由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项目质量,所以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应该为具有良好运营记录的成熟企业。在当前信贷紧缩的环境下,成熟企业也更有可能获得信贷支持,从项目采购角度看,全国性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费和水费均有可能提高,所以城市供水项目利润的未来增长空间较大。为了吸引私人资本投资到该领域,水费很有可能增长。同时,由于水费只占个人收入的1.2%,所以与提高其他公共事业费用相比,政府提高水费遇到的公众反对意见应该会更少。2009年水费收入只占到全国GDP的0.3%,而其他公共事业如电力的占比达6%,所以提高水费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有限,不会加重通胀问题。另外,政府亦可能出于促进节水的目的而提高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