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南海将在今年动工新建里水禹门污水处理厂,计划明年下半年投产,届时将有效改善里水洲村、草场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同时,“一河三涌”综合整治工程将于明年6月完工,将有效改善广佛交接区域河涌污染情况。
每天减少总计6万吨污水流入珠江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广佛交接区域的南海里水一侧,因为污水处理设施尚不够完善,洲村、草场等地的居民生活污水多直排入河涌,经白沙河后流入珠江。这不仅影响了珠江的水质,也影响了里水当地的水环境。
为改变这一现状,加速推进广佛交接区域的联合治水,南海将在今年动工新建里水禹门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万吨/日,计划明年下半年投产。南海区内河涌综合整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污水处理厂投产后,将与日处理量达4万吨的里水污水处理厂一起,改善北村水道和水口水道的河涌污染情况;同时可每日减少总计6万吨生活污水流入珠江,进而改善下游珠江水质。
“一河三涌”整治工程明年6月完工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广佛交接的花地河、秀水涌、滘口涌和五眼桥涌区域,部分水质达到劣Ⅴ类标准,是河涌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这里的河水是典型的黑、臭、脏。”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改善该区域的水环境,“一河三涌”综合整治工程被提上日程。该工程河段总长约13公里,目前部分河涌已在进行截污、清淤、堤岸整治等工作。其中,截污工程预计明年4月完成,综合整治工程明年6月完工。届时将配合同步建设配套管网,将该片区的生活污水输送到盐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处理。
该负责人还表示:“我们的思路是全方位截污,对内河涌进行综合整治,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从而减轻下游的压力。”而记者获悉,南海目前已投产污水处理项目13项,日处理规模达2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29%左右。按照这一进度,2010年12月底,南海的污水处理率也将预期达到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