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中联环“水处理生态模拟技术”:让污水变清开用水新途
中联环“水处理生态模拟技术”:让污水变清开用水新途
发布日期:2011/3/31 10:38:34

  新华网福州3月30日电(吴涛)厦门大学王清明游泳馆西侧一角,绿草如茵,池水清澈,游客徜徉小径,儿童嬉戏水边。谁能想到,这里就是日处理3000吨的厦门大学生活污水再生回用处理站,景观池用的全部是再生水。


  ——让污水变成城市的正资产


  由于历史原因,厦门大学本部长期以来存在雨污混流的问题,排水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此外演武路的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学校的污水除部分通过市政污水泵站排放外,大量的污水仍流入演武路市政排洪沟,再排入大海。为此,厦门市环保局多次要求厦大建设污水及再生水处理站,保证达到污水零排放,杜绝海滨污染,否则每年必须交纳超标排污费。“厦门大学在培育人才方面可以不惜代价,这样的污水外排虽然不是我们主观上的愿意,但却严重损害了厦大的形象。”厦门大学后勤部门一位老师说。


  2008年,厦门大学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的号召,在启动排水系统分流改造工程的同时,实施建设污水再生水处理回用工程。经过招投标,由中联环有限公司以EPC(指从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培训、运行维护、节能量监测的全产业链服务)方式,实行工程总承包。公司科研人员根据本项目区位位置、水体污染因子特点和再生水回用水质要求等,为厦门大学设计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水处理生态模拟技术工艺,采用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生物活性炭工艺以及紫外线消毒等技术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传统污水处理方式对周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并保证再生水水质的安全可靠。


  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0年3月竣工,总投资1493万元,日处理污水3000吨,项目被列入教育部节能减排重点资助项目,得到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厦门环保专项治理资金的支持。工程采用全部地埋式建设,调节池、厌氧池、膜处理池、变频泵站、集控室等地下设备间占地700平方米,表面覆盖上泥土后,全部设计为街景式景观绿地,从而完全避免了处理站噪音及臭味等对环境的影响,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再生水回用标准。


  厦门大学分管后勤的副校长赖虹凯介绍说,污水处理站目前日产生再生水约2400吨,通过变频加压泵组加压送入校园现有的再生水管网后回用于校区绿化养护、道路公厕冲洗,使厦大校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污水零排放。再有,以前校内的绿化和地面清洁用水,都是从凌云水库、芙蓉湖、文庆湖(化工湖)抽取,加上未彻底雨污分流,遇到旱季或雨量少季节,湖水严重恶化,大面积死鱼。这项工程投用后,可以经常冲刷更新两湖湖水,解决了以往水质恶化的老大难问题。现在学校铺设了通往后山的再生水管道,对后山凌云水库补水,既可保障其景观水体,还可作为后备水源,万一城市供水中断时,能确保学校用水。


  中联环公司这几年还使用相同技术,建成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厦门工学院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工程。两个工程分别于2006年7月、2009年10月建成,规模分别为日处理4300吨和5000吨。由于在新校区规划设计阶段就统一考虑,因而做到了与学校基建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和同步交付使用。华大厦门校区校园内的各个卫生间内和户外绿化场地上,专门了安装绿色的再生水管,用于冲厕和浇灌,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和办学经费,更成为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的形象直观教材。


  ——垃圾山开始建设生态公园


  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并以年均8.42%的速度增长;仅中国每年就产生近1.5亿吨城市垃圾,并成为垃圾围城最严重国家。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占地面积约80多万亩,部分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更让人忧心的是垃圾堆放所产生的渗滤液,由地表渗入地下,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厦门寨后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是中联环公司的又一个成功案例。位于东孚镇的寨后这个垃圾填埋场建于1997年,初期每天倒入的垃圾在400吨左右,后来同安、海沧一带的垃圾也拉进来,最高峰时一天多到2700吨,到2009年封场时全场垃圾量已达到287万立方米,占地21公顷。就如世界各地的垃圾填埋场一样,从建场初期开始,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污染始终困扰着填埋场的管理人员和厦门市环卫处。“年年都是政府督办件,天天群众有意见。”回忆起那段日子,场内的工人如是说。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厦门环卫处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党委书记陈新忠介绍说:“寨后填埋场的渗滤液原来一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对当地及周边的水体、土壤、空气都造成严重污染。每当一下暴雨,我们就要全处总动员,上山严防死守,生怕渗滤液污染扩散,造成污染事故。”至今寨后填埋场的场地上闲置的前三套渗滤液处理厂房,似乎仍在诉说着垃圾渗滤液技术研发的艰辛。


  2006年中联环公司通过招投标获得寨后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该工程项目总投资概算2931万元,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渗滤液400吨。自工程投标前期,中联环公司就成立科研攻关小组,深入了解该场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性、水量变化,分析之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失败的教训,着重研究解决寨后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范围大、垃圾渗滤液中含有粉质粘土颗粒的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最终研发出“气提内循环反应器+MBR(外置式管式超滤膜处理装置)”处理工艺,它既能解决掉垃圾渗滤液浓度高的问题,又能通过悬浮污泥层吸附垃圾渗滤液粉质粘土颗粒,还保证后续MBR的稳定运行。寨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工程2008年底建成至今,工艺运行稳定,出水稳定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再通过管道排到海沧污水厂进行最终处理。#p#副标题#e#


  环卫处建设设备管理科科长张月亮说,现在这套工艺已经稳定运行两年,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垃圾场一般封场后其渗滤液还要渗出10-15年,东孚处理场紧挨天竺山风景名胜区,下一步要结合生物治理,利用这里的山体先作平面绿化,再进行立体绿化,结合建设厦门环卫工人培训中心,建设环卫主题公园,最终把这里建成一个能够与天竺山景区相配套的生态旅游区,向社会开放。


  ——古龙工业园美如画


  位于同安区的厦门古龙罐头食品有限公司集“中国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于一身,产品涵盖红烧肉、午餐肉、水产品、果蔬及其他等五大类近百种罐头,还拥有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豆豉等三大系列共30余种调味品。古龙还被誉为罐头食品工业循环经济典范。


  中联环公司建造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李尔泉说,罐头企业是用水大户,古龙工业园建园之初,中联环公司就根据用户要求,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生产废水和再生水回用的治理设计。公司从“国际厌氧技术研究中心”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引进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技术,配置了国内先进的鼓风机+球冠型微孔曝气器的曝气系统和延时曝气工艺等,建成日处理4000吨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站,使罐头食品生产中高浓度有机废水通过生化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掩映在绿树翠竹中的古龙污水处理站集中了工业园的全部生产生活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处理之后,所有废水全部达到了景观用水标准,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污泥灭菌后则作为园区里的绿化用有机肥。处理站站长庄福生说,古龙工业园里有草地4万多平方米,植树6万多株,东西南北有四个人工湖,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如此大规模的绿化和精致美观的水体设计,还有冲洗厕所、道路等用水,都得益于“再生水回用”。现在园区每天的用水量有60%以上可以回用起来。


  ——做循环洁水的环境专家


  2000年后,祖籍福建的董事长俞义泉回到福建创办厦门中联环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为中联环有限公司,目前在广州、南京、长沙、合肥等全国13个中心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公司旗下有环境工程、给排水、机械电气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专业人员200多名。企业研发中心与中科院生态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在水行业的多个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合作,在污水就地分散再生回用、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方面应用生态模拟技术和连续膜滤CMF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其中污水就地再生处理生态模拟技术和措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10月中联环有限公司捐资500万元,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成立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公司成立以来已在全国各地承接纺织、食品、钢铁及生活和垃圾污水处理工程项目200多项,其中厦门大学再生水项目被列入教育部门节能减排重点资助项目。


  俞义泉谈及考察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污水处理工程的体会时说,同样是污水处理厂,人家的每个厂区都是花园式工厂,围墙外就是幼儿园、养老院,而我们的许多污水厂又脏又臭,建到哪里,哪里居民就反对。中联环有个A、B、C战略,即A-act(积极的进取精神)、B-beautiful(营造美丽的环境)、C-clean(造出干净的水),我们要博采众长,做中国循环洁水的环境专家。


  中联环公司总裁刘培勇说,污水再生回用的意义就在于不将污染物排入环境,从源头保护环境,不增加环境负担。目前,中联环正致力于将生态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范围扩展,许多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污水处理厂已置身市区,出水不达标,占用城市土地资源大,影响城市景观环境。中联环提出将污水处理厂就地生态化改造,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建成后处理站仍作为绿地、休闲公园,地下占地面积仅为原占地面积的1/15左右,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不存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没有臭味、噪音的二次污染,污水便于回用,有利于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权威解读!下一步,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
南昌市新建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率达98.5
吉林省住建厅: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充分
两厂获评全国绿色低碳标杆!青岛这样提升城
北京海淀:深化“三水”统筹 共绘河湖之美
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贵阳市经开区:推进雨水管网项目建设 提升
委员、专家解读《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我国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宜春市全力攻坚排水防涝 打造宜居中心城区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9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