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省环保厅获悉,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污染减排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7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首次实现“双降”;2008年两项指标又分别比上年削减2.28%和10.14%,顺利完成年度控制目标。全省67.6%的河流断面水质达到优良水质标准(Ⅲ类以上),全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有关专家分析,我省主要污染物连续两年下降,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和火电厂脱硫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省政府与国家环保部签订了《贵州省“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和《贵州省“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明确提出到2010年末,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为115.4万吨,化学需氧量总量控制指标为21万吨。
近3年来,我省通过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重点项目治理,加大监督管理、联合督查机制等措施,重点监测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排工程,对城镇污水处理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不能正常运行的实施通报预警。
贵州减排的难点和重点是COD,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是关键。近3年来,我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2008年,我省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安排污水处理建设各项资金总计10.68亿元。今年,省财政安排3亿元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3亿元进入今年财政预算基数,以后逐年增加。同时,2010年的预算提前安排到今年使用,专项用于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省建设厅、省环保厅“十一五”后两年每年将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省发改委等省有关部门将积极申请国家各类专项补助资金。
去年12月,省政府出台《贵州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正式打响我省减排攻坚战。
2009年是我省主要污染物减排攻坚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攻坚方案》实施半年来,各地政府、各级部门都按照相应的职责和计划,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
针对麻江、正安、务川、汇川等9个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省政府对其进行了通报批评,省环保厅发出了预警通报,并对不能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麻江县实施了区域限批。区域限批和预警通报向社会公告后,引起极大反响,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的全部关停,上半年又关停了国电集团凯里发电厂4×125MW机组,贵州华电遵义发电有限公司2×125MW机组,各地按照相关规定,淘汰了部分冶金、建材、焦炭、化工等行业中消耗高、污染重、效益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
全省重点工程项目的污染治理快速推进。现役燃煤电厂在年底前建成投运脱硫设施,新建机组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对全省471家企业下达限期治理或限期整治任务,治污效果近一步显现。
环保部门还加快了对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对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治理设施的连续稳定运行。在全国首先实现了根据火电机组烟气在线监控系统数据核算污染物减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