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阜阳新闻网报道, 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委获悉,今年,阜城将开始整治22条黑臭水体。其中,14条黑臭水体整治6月30日前要开工,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成为清流。其他几条黑臭水体整治9月底前必须开工。
2015年,阜阳市通过对城区范围内河水质进行检测,确定了100平方公里范围内22条内河为黑臭水体。
这22条黑臭水体是:西城河(南城河-泉河);东城河(南城河-泉河);西清河(南城河-润河路);中清河(南城河-润河路);东清河(二里井河-润河路);二道河(老西清河-东清河);老西清河(一道河-三清路) ;七渔河(泉河-三清路);六里河(七渔河-老西清河);阜颍河(东清河-港口路);华桥沟(新韩路-颍河堤坝);济河(永安闸-振兴路);窦棚沟(航颍路—西城河);老泉河(航颍路-泉颍泵站);龙沟(航颍路—老泉河);一道河(师院—东清河);七里长沟(红旗中学—泉河);莲花沟(莲花东路-七里长沟);骆家沟(颍河堤—蚌埠路);向阳沟(阜蚌路—太公沟);阜蒙河(颍东路-蚌埠路);总干渠(北京路—济广高速)。
阜阳市要求,今年起整治城区这22条黑臭水体。其中,西城河、东城河、西清河、中清河、东清河、二道河、老西清河、七渔河、六里河、阜颍河、华桥沟、济河、窦棚沟、老泉河等14条黑臭水体整治6月30日前要开工,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9月底前,其他黑臭水体整治必须开工。
目前,阜阳市已成立由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国土、水务、财政、环保、城投等部门参加的2017年阜城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小组。“市里最近布置了此项任务,对14条黑臭水体的征迁范围放线工作基本完成,财政部门、城投公司将做好资金保障,各属地政府将在规定时间内征迁到位,拉开本年度黑臭水体整治帷幕。”市排水公司负责人郑俊介绍。
那么,黑臭水体将如何整治?
郑俊介绍,第一步,就是在拆除沿河违法建设等基础上,对沿河排污口进行截流,统一纳入城市污水管网;第二步,清除河内污染源,让河体变清;通过内河节制闸从外河放水冲刷河道,让内河“活起来”。
今年14条内河要完成这两步,解决河体黑臭问题,让这14条内河变清流。随后,将在河体内及岸边引种水生净化植物,并通过曝气输氧等方式,让河体逐渐恢复生态机能。至2020年,河体具有“免疫力”和“自愈”能力,有了小污染可实现水体的自我净化。
据了解,鉴于城区河网纵横连通,碎片化治理效果不明显,河网水质容易反弹,阜阳市还编制了《阜阳市城区水系规划》,以统筹治理、重点施治、一河一策的原则,吸收海绵城市技术,通过雨污分流、截污纳管、清淤疏浚、引水活水、生态修复等多种措施,全面消除内河水体黑臭现象,打造皖北特色生态水城。未来,阜城黑臭水体整治范围是,阜城规划区3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5条内河,治理河道总长达420公里。
预计到2020年底,阜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将达到95%。届时,阜阳市将全面实现水环境达标、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水文化传承、水资源利用的目标,形成“一湖两河凭古韵、三片六脉兴颍州”的总体水系格局和“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新景观,为建设大美阜城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