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南水务)站上了发展新起点,此次H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超过15亿港元,将推动云南水务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我们将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加快业务布局速度,强化科研投入,为全省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云南水务总经理于龙在接受采访时说,云南水务将在资金和技术双轮驱动下,不断改革创新,推动全省水务产业转型升级。
抢抓水务发展战略机遇
正在加速的城镇化进程为城镇水务发展带来了长期动力,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比上一年增长了1.04%;发展相对滞后的云南去年城镇化率则只达到42%,同比增长了1.58%,未来云南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速度均有望高于全国水平。
而城镇污水处理和城市供水增速将高于城镇化率增速,国际资深水行业咨询机构安永分析,到2018年,全国市政污水处理及供水总量预计分别达到674亿吨及724亿吨,复合年增长率分别 为8.7%和2.4%;2013年底,云南污水排放总量为13亿吨,这个数字到2018年预计将达到17亿吨,预计未来五年云南省生活污水排放量将以7.1%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可见,云南污水处理及供水需求增长潜力巨大。省发改委提供的信息显示,我省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的近期目标是:新增供水能力40-50万立方米/天,全省城镇供水达到95%以上,90%以上的县和重点城镇有污水处理设施。
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赋予了云南重要发展使命,为云南对外开放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云南水务计划参与作为云南融入“一带一路”核心产业载体的滇中产业新区当中的水务项目,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其永久会址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就是云南水务第一大股东云南城投集团建设的。目前,云南水务已经拿下了承建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的多个水务及配套项目,预计总投资达3亿元。
得益于发展机遇,云南水务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4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1.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6.2%。毛利则从2012年的1.40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54.5%,而净利则从2012年的1.26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1%。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云南正在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省委、省政府将更加重视城镇污水治理,这给全省水务产业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空间。“云南水务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服务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需求。”于龙介绍,公司成立以来,在省内市政污水处理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承建和运营了一大批污水处理项目,目前,云南水务在省内建造和运营供排水厂的设计处理总规模超过120万m /日,设计污水处理规模约为90万m 。
云南水务已经成为全省生活污染源减排的主力军,实现COD削减量36,920.13吨,氨氮削减量4,490.67吨,为云南省的生活污染源总量减排工作做出较大的贡献。2013年,云南水务获得“云南省2008年-2012年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先进集体”荣誉。
在供水领域,云南水务采用先进技术,为城镇市民提供高品质自来水。据悉,云南水务的部分自来水厂在自来水净化及过滤过程中采用了膜过滤系统,该系统的核心CMF系统(连续膜过滤系统)可以阻隔0.1至0.3μm的细小颗粒,经处理后的出水指标优于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健康生活品质。
推动水务产业转型升级
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云南水务的业务已涵盖上游的原水供应、中游的自来水供应及下游的污水处理全产业链,并配套打造领先的膜设备制造工厂,并在资金和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不断推动城镇水务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云南水务积极参与了《云南省污水处理和排水行业运行质量及运行安全监督检查标准》、《云南省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和《云南省城镇排水设施运行维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的实施,积极促进了云南省水务行业的发展。
核心技术既是云南水务市场竞争的“杀手锏”,也是云南水务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国内少数拥有核心技术成果的专业水处理企业,云南水务与北京碧水源联手,在部分污水处理项目中采用行业先进的MBR技术,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负荷排放量,显着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据悉, 通过MBR技术处理后的多项水质指标甚至优于地表水标准IV类。
近年来,云南水务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了公司竞争力并促进了云南水务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与地方政府、科研结构和高校合作,共同研发污水处理及供水技术。”于龙介绍,从2012年至2014年,云南水务的研发成本大幅增加,其投资的膜生产厂预计今年7月份投入运营,该厂拥有五条先进的“三合一”PVDF中空纤维膜生产线,可生产三种中空纤维膜,即超滤膜、内衬微滤膜及中衬微滤膜。
云南水务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政策,充分发挥公司在云南的技术、资金优势,创新投融资运营模式,探索服务我省水务发展的管理新模式,将为全省水务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