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太和水: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已走向国际舞台
太和水: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已走向国际舞台
发布日期:2018/11/7 14:01:21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40年环保行业发展报告。2016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9220亿元,比2001年增长6.9倍。


  突飞猛进的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的同时,也在进行新一轮考验。与互联网类似,2018年,环境产业也开始进入转折之年。资本泡沫骤然退却,环保监管不断加严等现象,使得企业发展遇到融资、技术等诸多问题。


  环保市场趋于理性 资本看好技术优势


  政策驱动利好于新兴的市场,直接促进了环卫、危废领域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并购活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环保产业发生并购86起,涉及金额385亿元。进入2018年,截至7月31日,环保市场共发生并购50起,涉及金额约335亿元。


  在进入快速发展周期的同时,环保产业链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部分水处理企业“野蛮”生长,却忽视了风险预估、防控等能力。随着经济下行、监管趋严,水处理不可避免受到去杠杆、融资难等外部因素影响,加上资本泡沫冷却,水处理行业遭遇资本寒冬。


  在这场大考中,从知名企业发债失利,到企业债务违约或者存在违约风险,如何摆脱融资困境成为当前环保企业眼前一道不可避免的难题。


  历经PPP模式、并购浪潮、跨界合作以及三大十条、环保税等市场和政策锤锻,我国环保产业已进入成熟阶段,就资本而言,在挑选标的时表现的更加谨慎而富有远见。星河创投合伙人孙远表示,“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环境产业已经到了一个拐点。之前靠拼关系、轻技术的时代已然过去,资本的热捧助长了市场的疯涨,迎来发展高潮,也蕴含了今天的危机。项目与融资不匹配,融资体系未建立等问题已造成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绊马索。我们看好环保市场的发展前景,更应该关注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


  在孙远看来,很多企业出现问题,有市场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对企业来说,避免盲目扩张,理性稳步发展是正道。在市场寒冬中,企业需要练好内功。例如星河创投投资的一家专注于水体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的企业——太和水,所研发的“食藻虫引导水下生态修复技术”为中国原创、世界首创,是获得美国发明专利的高科技成果。


  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 走向国际舞台


  环保行业的2020即将到来,其中《水十条》、《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指出,到2020年,七大重点流域Ⅲ类水比例达70%以上;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等目标。


  作为七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之一,水污染防治是公众对水环境质量改善最迫切的愿望之一,也是《水十条》中难度较大的工作之一。


  水污染主要表现为湖泊富营养化和河道黑臭,而河道黑臭可归结为次生富营养化问题。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鱼类窒息死亡;另外藻类遮蔽阳光,使沉水植物因光合作用受阻而死去,腐败后放出氮、磷等物质,再供藻类利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且腥臭。由于河湖的环境容量是及其有限的,一旦发生了富营养化,治理起来就非常困难,国内外大量治理经验都表明:长期富营养化的水体,即使控制了污染源,其长期富营养化过程积累下来的氮磷,依然会维持藻类的正常增值,从而影响治理过程。而富营养化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态失衡,所以,若想根治水污染就必须要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作为水体生态修复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佼佼者,太和水倡导的生态修复系统是一种综合生物治理技术,利用“食藻虫”摄食受污染水体中的藻类和悬浮物,并将其消化分解为水、无机盐和无毒的动物蛋白,使藻类大幅削减,失去种群优势,快速提高透明度,为沉水植被的生长创造条件;再利用太和水改良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等沉水植被作为生产者系统的主建群,吸收部分污染物,然后逐步引入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作为消费者,以及有益微生物群落作为分解者,实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水体的自我循环、自我修复、自我进化,最终达到水生态的稳定和持续改善。


  据了解,历经数十年的技术研究与迭代,太和水培育的新一代食藻虫的大小基本达到4-6mm,野外存活率更高,每天可吞食数十倍于自身体积的藻类和有机颗粒。另外,公司培育的“四季常绿矮型苦草”解决了净化过程中植株死亡、净化效率下降的问题,耐污、耐寒、耐弱光等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它还具有低矮的特点,维护简单,不开花不结籽,不会有二次污染。公司技术现已获得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


  太和水依托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完善的运营管理,已完成各类水生态修复项目500多项,治理水域面积超过6500万平方米,其中涵盖了多项国家级重点水治理项目及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典型应用案例包括:滇池、太湖、圆明园、上海世博后滩公园等重大攻关项目。目前,还积极开拓了泰国、新加坡、汤加王国、马来西亚等海外市场,这标志着我国水生态治理技术已成功走向国际舞台。


  在环境治理越来越注重效果的时代,环境产业呼唤真正的技术回归,专注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编制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即将出台。将明确要求采取治本的工程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监督检查,为下一步地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指明了方向。


  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何在?无论如何,企业应将更多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改变过去一味拿项目、玩资本等运作方式。那些专注于技术创新、具有独特专业能力,能帮助客户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企业,将更受市场推崇。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权威解读!下一步,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
南昌市新建区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率达98.5
吉林省住建厅: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充分
两厂获评全国绿色低碳标杆!青岛这样提升城
北京海淀:深化“三水”统筹 共绘河湖之美
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治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贵阳市经开区:推进雨水管网项目建设 提升
委员、专家解读《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我国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宜春市全力攻坚排水防涝 打造宜居中心城区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9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