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深水光明水环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水环境公司)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力打造“光明新区海绵城市建设PPP试点项目”,将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成功破解了光明区由于历史欠账和“厂网分离”传统排水运营体制导致的管网不完善、运维水平低下和污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自2017年7月成立起,公司紧盯实现茅洲河光明段达到地表V类标准目标,全力推进污水厂提标改扩建及污水管网雨污分流全覆盖工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日夜兼程 治污设施建设成功落地
光明水环境公司充分发挥“建管一体化”优势,在硬任务面前实施硬举措,联合参建各方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赶工措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白加黑”、“5+2”模式,24小时连续作战,仅用时9个月实现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条生产线通水,用时13个月完成160公里管网建设工程,再现“深圳速度”。
光明水质净化厂二期拓能工程于2018年11月26日通过环保验收,总投资4.85亿元,处理能力为15万m3/d(含3.8万m3工业废水),出水水质达准IV类标准。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于6月26日通过环保验收,总投资1.7亿元,处理能力为15万m3/d,出水水质达准IV类标准。8月28日,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及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光明水环境公司充分发挥服务区内PPP、EPC和正本清源项目的纵横联动机制,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保持建成一片、验收一片、移交一片、运营一片,雨水、污水、初雨管网各成系统,实现源头控污、高效治污。到目前,光明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内工业区正本清源工程,雨污分流达标率为88.3%。
厂网联动 茅洲河治污效果显着
依托海绵城市建设PPP试点项目,光明水环境公司充分发挥厂网河联动效应,光明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明显,茅洲河光明段水质及周边环境得到显着提升:光明区城市管网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其中试点区域雨水管网长度、覆盖度由试点前的52.5km、3.2km/km2,增长到目前的115.88km、7.06km/km2;光明水质净化厂服务范围污水处理系统提质增效明显,目前日均处理水量为22.6万吨,比2017年提高了86%;光明水质净化厂利用再生水向茅洲河干流中游、公明排洪渠、木墩河、东坑水等河流实施补水工程,恢复水体生态基流,大幅度改善河道水质及周边水环境。如今,光明水质净化厂及其配套管网已成为光明区主要的治污设施,基本实现了辖区内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巩固了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2018年2月,光明海绵城市PPP试点项目正式入选财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库,为深圳市推广PPP实施模式及“海绵+水净化”治水模式提供了优质范本。另外,光明水质净化厂二期建设被评为深圳市2018年度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奖”。
开拓进取 精细化管理保茅洲河长制久清
4月28日,光明水环境公司举全公司之力进驻社区网格溯源控污,在协查违法排污形成涉水问题“发现网”与“解决网”的同时,利用新技术减污,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全面贯彻落实“光明区总河长2、3号令”,该公司于8月15日成立党员干部攻坚队,公司领导班子每日轮班深入社区一线,督导七大专项行动与排水宣传工作,坚决实现“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存在”。
与此同时,光明水环境公司构建智慧环水系统,提升水务管理精细化水平。排水管网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于2018年9月17日完成优化,上线至今共处理工单8332单;GIS系统二代已完成升级,在一代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排水设施数据;综合调度系统于7月中旬上线试运行,截止目前已建立监测设备40点位,接入智慧环水平台各类监测点数据1000余种,对接外勤系统、GIS系统等7个系统,实现了“源厂站网河”全面监控、人机物料管全方位管理。光明水环境公司利用全方位数据辅助决策,快速处置水污染事件、提高雨污分流效果,有效确保茅洲河“长制久清”。
光明水环境公司已进入攻坚状态,在光明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的硬任务前,坚决以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奋斗态势,全力冲刺茅洲河国考达标,全面打赢治水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