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广州污水处理费上调方案,市建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财政每年贴补几个亿,同时还要建设更多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的维护、运营也需要钱,涨价也是逼于无奈!”并称上调不是无中生有,污水处理费的涨幅是在对城市污水处理成本精细测算后推出的,并充分考虑了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
边哭穷边涨价,这样的套路已然太多。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天天都能听到“跳楼价”、“亏本清场”的吆喝,其实商家却正赚得暗自发笑。自来水公司喊亏,水价即涨;电力公司喊亏,电价又涨;公交公司喊亏,于是票价涨……一片喊亏声,一遍轮涨行情。
一边涨价,却还纷纷表示乃出之于“无奈”,不是我想涨价,而是实在“迫不得已”!可为此埋单的消费者呢?所谓“成本精细测算”为何,我们不得而知,肯定也是拎不清的。只想问一声,何为“社会承受能力”?它到底有多大?“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衣不蔽体却依然希望天能再冷一点,想的是能卖个好炭价,而卖得好价钱,可能还是交了杂税苛捐。卖炭翁的承受极限是什么?是可以连身上的单衣都不要了吗?
不是不可以涨价,只是要看涨价的依据是否成立,成本核算是否充分。污水处理的资金缺口,更要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技术上的问题,或是管理上成本过大。在算计着百姓身上那件“单衣”之前,企业、政府更应该反躬自问自身的承受能力有几何。污水处理管网本来就是民生基础设施,应该是由政府财政主要负担,市民交纳一定的费用为辅。而不能只要财政有缺口,就向市民伸手,把老百姓当金库,时不时就“无奈”一回,往里面掏一点。事实上,每次调价,都是以克扣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为代价。
不是不可以涨,但程序的公正却是最为首要的。据报道,广州污水处理费上调方案,将于月底举行听证会。然而,此前物价局却已经明确表态,铁定要涨!听证会只是要在涨4毛和6毛方案中二选一。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此程序倒置失措何以让人气顺?而我在想,依照过往听证会的惯例推测,最终通过的很可能是涨4毛的方案,这样,既达到了预期的涨价目标,又为日后的新一轮调价留出空间,收到慢火煮青蛙之效。如此与民算利,其结果必然是公众、公共事业单位、政府三败俱伤。公众成了直接受害者,公共事业单位也因此受到普遍质疑而间接受害,政府则因为监管责任、公共责任的缺失而成为最终受害人。社会承受能力,其实很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