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的人都知道,城市用水,应该实施累进加价。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也这么表示。他认为,不仅是累进加价,还要高额。(3月9日《京华时报》)
解决缺水问题,用水高额累进加价,更像是一个愿景。虽然早该如此,却始终难以推行。现实是,城市的水既不贵,也自然用得浪费。中国城市水价的低,说是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许多年,也不为过。到过任何一座国际大都市的人,都会有深刻认识。但要推行用水高额累进加价,一定会经历超乎想象的艰苦博弈。更深层面,这一招既不万能,也未必公平。
这个博弈,始终难以大规模展开。或许是短视,也或许是因为有人垫背。因为背后是愈演愈烈的城乡、区域发展失衡。
其代价是牺牲农村。年初北方的大旱,成为全局性事件。所以集中了人口、经济实力、权力中心的城市,更理所当然,让旱灾主要发生在农村。这一点,已经被深深验证。用水始终是向城市倾斜。城市就像一个吸血鬼,说得文明点,是城市文明、工业文明,战胜了农业文明、乡村文明。当再次遭遇严重旱情时,即便城市实行用水高额累进加价,至少还有高价的水用。而农村,庄稼既可能得不到灌溉,人都未必有水喝。
农村是牺牲品,相对落后的城市,也只有做炮灰的命。苏北盐城水污染事件,已经向我们示警。那明明不该生产的化工企业,偏偏向作为饮用水源的河流,排出了毒源。那些化工企业,基本都是苏南、浙江、上海转移迁来的。据说,其中一家企业,又考虑,搬迁到更加落后的阜宁。污染就是这样转移的,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从城市到郊区,再到农村,依次展开。
这样的恶性模式,必然造成水资源调拨、分配上的巨大不公平。其实,何止是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哪样不是这样的不公。中国的发展过程,始终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围绕着权力、政治中心展开。权力在哪里,繁华就在哪里。权力的大小,又决定城市的等级,城市的繁华程度,工商业的发展水准,其辐射力和边际效应,逐次递减。
所以,用水高额累进加价,即便有大规模艰苦的博弈,之后也未必能推行。当然,不少农村,也通了自来水。理论上,这些地方倒可以轻易推行。但如果这样,农民一定会放弃使用自来水,而用井水、河水,或者深层地下水。于此,节约用水的目的,没有达到,宝贵的地下水也难逃一劫。
两会,当然是畅所欲言的时候,年年如此。不过,媒体的喧嚣、公众的讨论,很快也就随着两会的落幕,而消逝。悲观的讲,用水高额累进加价,大规模的博弈也未必能展开。胡部长也说,面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已经确定,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因为必须面对的事实:全国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受水量及水质不安全影响的城镇人口,有近1亿。这是水利部的统计数据。农村形势更严峻,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亿多人。形势无需多次谈论,全力解决才是正道。只是,权力主导的发展模式不改,这样的愿景永远只在想象里。或许,还会伴生,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风险和治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