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考察团来璧考察治河经验。
4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革宁夏区委会主委张守志,率考察团来璧考察治河经验和“河长制”工作时表示,璧山的创新举措值得推广和学习。
当天上午,在区长章勇武的陪同下,考察团来到规划展览馆、南河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
章勇武介绍说,璧山有璧南河、璧北河、梅江河三条河流。2010年,璧山秉承“与水共生、依水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实施“河段长”分段治理和“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系统治污方案,重拳治理璧南河污染,璧南河水质大幅提升,并获得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等称号。
在整治璧南河中,璧山将璧南河划分为68个河段,每个河段由一个区级部门担任“河段长”包干治污,区级领导担任“河段督导长”,区政府每月召集“河段督导长”“河段长”开情况通报会,定期公示各河段治污进度和水质监测结果,并作为年终考核依据,激发了“河段长”和“河段督导长”治污的主动性。
下午,在区政协主席向邦俊陪同下,考察团参观了秀湖生态区、文化艺术中心、东岳体育公园、人民广场等。
“启动璧南河污染整治以来,璧山依法关停了588家工业企业、373家养殖场,并以治理污染倒逼产业转型,新确定了 智能装备、信息技术、生命健康 三大主导产业。去年,璧山规上工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向邦俊对璧山环境治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璧南河污染治理、“河长制”工作办法。
考察团对我区璧南河污染整治、“河长制”工作表示赞赏。张守志表示,璧山通过水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将污水变成了城市发展资源,打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推进“河长制”管理工作中,层次清晰、责任明确、重点突出,特别是创新举措方面值得推广和学习。
区政协副主席刘正忠参加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