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四省流域治污工作虽然取得了新进展,但总体上看,淮河水质仍属中度污染,治污形势依然严峻。”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24日说。
记者从在扬州举行的“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上获悉,沿淮四省流域治污工作虽然取得新进展,但还存在四方面问题:一是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仍时有发生。流域内工业企业密集,违法排污甚至污染事故依然存在;二是部分治污工程项目进展缓慢。《规划》中还有39%的治污项目未建成,尤其是城镇污水再生利用项目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进展缓慢,目前分别尚有41%和65%的项目没有建成;三是部分出境断面氨氮污染问题凸显;四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削减污染效能仍有待提高。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负荷率不高、污泥得不到妥善处置、技术人员少和运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存在。
“尽管治污形势依然严峻,已经初步看到曙光。”针对这些问题, 2009年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加大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对敏感地区的化工、医药、造纸、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实时监控。将水环境事件纳入总体考核体系,督促地方政府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防止发生重大环境事件。
——加快规划项目实施进度。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落实治污责任,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城镇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强化氨氮污染控制。针对氨氮污染凸显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氨氮控制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食品、医药等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降低氨氮排放量。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引导地方实施更为严格的氨氮排放标准。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督促各地加快流域内城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脱氮、污泥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加快再生水设施建设,促进再生水的安全利用。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政策措施,保障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加快《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总结“十一五”规划编制、报批、执行和考核等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完善“十二五”治污思路,明确治理目标和治污措施,努力促进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