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吉林省政府召开松花江等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推进会议。会议通报了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具体研究调度了部分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展中的实际问题。省政府松花江等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推进组组长、省委常委、副省长马俊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俊清指出,几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规划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规划项目进展不平衡,个别项目建设进展缓慢等问题。按国家要求,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建设,任务相当繁重。现在到年底,项目建设的黄金时间已不足两个月。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项目单位,要充分认识规划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高度重视,强力推进,确保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马俊清指出,要进一步落实省、市、县三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调度、靠前指挥。要按照省里的模式成立项目推进组,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要确定时限,建立工期倒逼机制。要按照“企业建厂、政府建网,企业运营、政府监管”的总体思路,将污水处理管网建设与污水厂建设同步进行,整体推进。对进展难度大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各有关部门要采取联合包保的方式,集中力量、合力攻坚。要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行政问责,确保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位、目标落实到位、时限落实到位、资金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马俊清强调,各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既要抢工期,又要保质量,同时通过完善政策、创新机制,确保项目建成后如期启动,平稳运行。要创新环保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机制,通过“排污者拿一块、政府补一块、资源再利用创收一块”的办法,形成环保企业的稳定运行机制和盈利模式,确保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发挥应有作用。
马俊清强调,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处理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既要搞好服务,更要把好关口,切实加强环境监管。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建设,确保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发现和清除;进一步强化严格而科学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职责明晰,日常管理到位,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要进一步重视和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确保一旦发生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和实施有效处置。 (毛巍 记者刘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