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政策 > 一湖一策整治湖泊水污染
一湖一策整治湖泊水污染
发布日期:2009/10/20 10:33:23
□本报记者张佩颖/文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不堪重负。由于湖泊生态系统受损、水质下降,水体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与破坏,水生态服务功能已经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水生态灾害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甚至威胁饮用水源安全。近日,环保部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国家将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实施一湖一策。

  多元投资治理水污染

  据了解,20世纪70年代之前全国湖泊基本属于贫营养或中营养水平,80年代末部分处于富营养状态,进入21世纪,中国湖泊富营养化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据全国130余个湖泊的调查,富营养化和中营养湖泊已经达到88.6%,大中型湖泊如太湖、巢湖、滇池已处于严重富营养状态,洞庭湖、南四湖、洪泽湖、白洋淀等湖泊也出现富营养化的趋势。

  为解决水污染防治重大技术瓶颈问题,为水体污染物减排、国家及地方重大流域污染治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国家设立了水专项。并成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据悉,水专项以三河、三湖、一江、一库为重点实施流域,分三个阶段(2006—2020年,共15年)予以实施。主题下设若干项目,项目下设若干课题,总计33个项目、238个课题,示范工程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三个阶段共计投入356.5亿元,中央财政投入141.6亿元,其中“十一五”总经费112.66亿元,中央财政投入45.43亿元。

  截至2008年底,列入规划的1834个治污项目,已完成 (含调试)773个,占42.1%;在建500个,占27.3%;前期准备418个,占22.8%;未启动143个,占7.8%。实际完成投资437.5亿元,占“十一五”规划总投资的37.7%。

  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在完成自身环保义务的同时投资治理水污染。身处灾区的四川民企汉龙集团,救灾的同时还捐资1.2亿元用于云南昆明滇池的水污染治理,这是滇池保护基金得到的最大一笔社会捐赠。不仅如此,他们已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开展了多个湖泊治理项目的尝试。仅在湖南岳阳的南湖,经过治理,其水质已经从治理前的地表劣V类水质治理到V类,而长沙湖南烈士公园年嘉湖在治理后水质监测指标也从劣V类恢复到IV类。四川汉龙集团董事局主席孙晓东对记者表示,仅靠企业的力量是不够的,他们是想打造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协同作战,来共同治理水污染。

  多方努力下,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湖泊治污形势依然严峻,水质改善任务依然艰巨。

  产业结构调整保护湖泊生态

  面对中国湖泊环境面临的严峻局势,环保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政府将以新的治理思路和对策,更严格的措施,落实“给予江河湖海以人文关怀,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的战略思想。实施一湖一策,解决不同湖泊不同的污染问题。

  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业的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违法排污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引导企业采用无污染的新型设备和工艺,推动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防高耗能、重污染企业反弹,对不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项目要严格把关,严防盲目建设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国家继续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使企业少产废、少排废;在农村面源防控方面,通过优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入湖量。

  湖泊是一个有生命的水体,仅仅依赖单一的控源难以恢复污染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只有遵循控源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修复湖滨带和恢复湖内生态系统,才能真正实现湖泊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环保部继续开展湖泊生态安全评估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方案,推广洱海保护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实施一湖一策。

  环保部要求严格按照 《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彻底清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排污行为,对重点湖泊水库,特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检查,对威胁湖泊水体安全的污染源要坚决进行处置,消除隐患;按照相关技术规定,科学划分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集中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

  不仅如此,环保部还要求,流域各地都要坚决落实国家关于“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空间战略功能布局,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方向;湖区周边要合理确定城镇规模,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对全流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针对湖体、湖滨带、入湖河流以及沿岸城镇、乡村等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综合考虑湖库富营养化防治和湖区经济发展问题,使各类湖泊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到健康与安全状态。从区域布局上协调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我国用水总量近十年“零增长”!
应对水危机,高水耗企业需加码水资源管理
衡水市加速推进市区铁路立交桥排涝建设 计
昆明市全面启动雨季汛前排水管网清淤工作
加强设施养护、加速排水工程建设 天津开展
住建部: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加快实施易
助推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修订《厦
融水、兴水、治水 看重庆如何激发“水动能
新疆部署24项水资源支撑保障重点工作
解构高密度城区水环境治理的“龙华方案”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6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7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8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9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10“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