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整顿污染企业,完善治污设施——
黄科夫本报记者郑先聪
“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治理好州河,请市长带领市民们下河游泳!”2月4日,在达州市政协二届六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石胜勇提出的关于治理州河的建议赢得一片掌声。
掌声的背后,是660万达州人民的愿望:治污出重拳,还母亲河——州河一江清水。
4月13日,记者从达州市环保局获悉,达州市政府已制订出台《州河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整治内容包括工业污染源、场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9个方面的内容。从今年起通过三年努力完成州河沿岸整治,州河及支流水质全面改善,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实现“建和谐达州、还一河清水”的目标。
多管齐下母亲河鱼虾复现
“保护州河就是保护达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保护达州发展的根基。”达州市委书记李向志在相关会议上多次强调,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3月15日至19日,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清明带领“达州环保世纪行”检查组又一次来到通川区、达县、大竹县等地察看了州河支流治污情况,宣汉污水处理厂未正常运行、达县建设煤矿洗选厂排污等状况被公开曝光后已得到整改。“发现问题,立即点名曝光,不再遮遮掩掩,这样治理才有力度。”熊清明说。
来自达州市环保局的一份数据显示:10年来,全市共检查排污企业1710家,立案查处203家,查处饮用水源地19处,限期整治90余家,取缔关闭小化工、小造纸等200余家,调整布局不合理项目19个,不予批准的重污染项目46个。
“污染企业越来越少,河流水质越变越好。”连续五年参与“达州环保世纪行”采访报道的达州日报社记者刘晋江说,过去沿着州河及其支流走,处处可见排污点,很多河流河水浑浊不堪,“如今虽然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体情况是‘臭河’变清了,鱼虾又游来了。”
跨省协调标本兼治堵源头
“要把州河治理好,首先得从支流、从源头抓起。”熊清明说。州河的重要支流铜钵河,最近连续三年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基本未发现反弹。而过去对它的污染排查治理,可谓费尽心思。
“过去,河水黑得发亮,臭气熏天,牛不敢洗澡,连鸭子下河都要烂脚丫!”住在河边的村民这样描述几年前铜钵河的状况,沿途的煤矿、造纸、麻纺和城镇生活污水,均直接排入河中。
2004年,达州市环保世纪行检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先后对污染企业进行了整改关闭。然而,污染比较严重的铜钵河重要源头袁驿河因地处重庆梁平县境内,检查组无权干涉。
达州市人大决定:跨省协调!一方面,达州市人大借助省人大向重庆市人大递送了材料,一方面又组队到重庆协调。2007年,达州市人大考察组来到了梁平县,并得到梁平县人大的大力支持。熊清明回忆说。为了说服梁平县一个民营造纸厂老板,熊清明苦心给他支招:与其投入巨资技改治污,不如转产再生纸,这样就避免了制浆环节的重污染。
为了彻底治理,达州甚至自曝“家丑”,主动上报河流污染情况,把河流污染治理情况纳入西南环保督察中心督察范围。在中心的支持和协调下,铜钵河梁平段一家造纸厂化学制浆生产线被依法关闭,严重超标排放的一家煤矿洗选和炼焦被要求限期整治。至此,袁驿河的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
铜钵河的治理过程只是达州多年来下决心整治河流污染的一个缩影。通过几年来的市、县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一条条曾经满目浑浊的河流焕发新颜:通川区的双龙河不再是“黑龙河”;万源市的沙滩河50年的污垢得到了洗刷;大竹县的妈妈河露出了笑颜……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截污入河
通过多年的整治,企业、厂矿对河流的污染已基本得以遏制。如今,城镇生活污染已成了州河及其支流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生活污染源治理便成了当务之急。
3月10日,达州市市长何健在2010年达州市环境保护暨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推进会上特别强调,各级政府“一把手”要高度重视污水处理厂建设问题,确保9月底前全部建成投运。何健郑重承诺,全市污水处理厂如不能按期建成,自己将在市电视台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同时没有完成的县(市)长也要上电视公开检讨。
态度决定力度。
达州市环保局副局长饶兵告诉记者,近年来,达州加快了推进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新(扩)建污水处理设施902座,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1.2万吨,“到年底,达州基本可实现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全覆盖,城区的污水处理率可达到80%以上。”
不仅如此,宣汉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正在调试,渠县污水处理厂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开江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80%,万源、大竹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目前,达州市已累计投入2.4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达州市规划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全市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5万吨,年削减化学需氧量8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