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坦承,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虽然在下降,“但是在学术界也好,在环保界也好,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也好,环境质量仅是局部改善了,总体还在恶化”,因此,“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
一段时间以来,公众不断听到中国污染物减排顺利推进的利好消息。环保部负责人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继续保持双下降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实现;水污染加剧趋势也得以遏制,2008年各流域水质均有改善。
环保部门通过努力实现了两个指标的下降,自然值得肯定。但环境数据的改善与公众对自身环境质量的感受却仍有着巨大差距,主要河流湖泊多数依然不能饮用,甚至不能接触;而置身在一些城市的“蓝天”下,大气的能见度却往往相当有限,这引起了人们对环境数据的疑问。这样的疑问终于得到了正面回应。张力军部长解释说,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这两年下降了,但氮氧化物和氨氮并无多少变化,且氮氧化物还在增加,“这说明我们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这个论断揭示了中国现行环境质量判断体系的严重缺陷,即以两项污染物总量指标作为全面判断环境质量的依据是极不全面的,极易导致对污染现状作出过于乐观的判断。
事实上,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列入“十一五”减排目标,本意是为了改变曾经的“重浓度、轻总量”模式。但在现实操作中,却逐渐变成了只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忽视其他重要污染物减排的局面。如在水污染物方面,由于氨氮和总磷指标均没有列入减排目标,因此近年来许多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在设计时只考虑了去除化学需氧量,而不具备脱氮除磷的能力。近年来太湖、巢湖、滇池等河湖水库不断暴发蓝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活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大量排入水体,导致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再以空气污染指标氮氧化物为例,2007年仅火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总量就达840万吨,五年间竟增加了40%。同时,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增加使得硝酸根离子在酸雨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0逐步上升到近年来的1/3,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国在二氧化硫减排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过去一年间令无数国人揪心的一系列重金属污染事件,同样也和总量控制缺位直接相关。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福建上杭、河南济源、广东清远的儿童血铅超标,都是由于周围工厂排放的铅污染物而造成的,但其中一些工厂却声称自己为达标排放,这样的说法甚至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的支持,让许多人大为困惑。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达标排放多数指的仅仅是浓度标准,对于许多大型冶炼、电池等企业而言,即使浓度达标,由于其排放总量很大,仍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公共健康危害。
在“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环保部门不应一味陶醉在减排成绩之上,而是前瞻性地思考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这对“十二五”期间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