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国家水专项重点实施流域是“三河(辽河、淮河、海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一江(松花江)、一库(三峡库区)”。其中,巢湖约有1/3的面积在合肥。记者于昨天上午在合肥召开的水专项专题会上获悉,合肥在基本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南淝河和巢湖”整体目标的情况下,谋划再加大治理力度,决心早一天还巢湖以碧水蓝天。
杏花排水将建调蓄池
“合肥在杏花排水系统中设计了一个雨水调蓄池,包括调蓄池泵站、节流设施和管网系统等。”巢湖治理课题组项目负责人、上海同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周琪说,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可研,并正在报政府部门当作重大工程审批中。
据悉,合肥老城区整个排水系统分为杏花、逍遥津、包河三大分系统,而尤以杏花系统最大。雨水调蓄池是一种雨水收集设施,主要作用是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内,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调蓄池中将雨水慢慢排出。而这,只是合肥治理老城区雨污水排放的一个缩影。“合肥在各个排水区域安置了很多监测站点,监测雨水和污水排放情况,调查合肥水污染的特点。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监测系统,通过系统终端,能够随时监控合肥的排水情况。”周琪介绍,这为雨污水管网改造等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望塘污水厂“提档升级”
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士介绍,“十一五”前,国内城镇污水处理多在建污水厂,“十一五”期间,开始注重配套管网建设,而“十一五”过后,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质量和效果则应更加关注。
“望塘污水处理厂二期改造目前正在对相关项目进行土建施工,尾水深度处理也在进行中,完工后经该厂处理过的污水将达到地面水标准。”合肥市城乡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投资1.42亿元,于2003年10月建成运行的望塘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污水规模8万吨/日,处理能力和质量已无法满足需求,整个二期改造工程概算总投资2.18亿元,是前者的近2倍。
据悉,4年来,合肥污水集中处理规模已由43.5万吨/日增加到75.2万吨/日。随着在建的小仓房和经开区二期等2座污水处理厂完成,到今年年底,合肥市污水处理总规模将达95.2万吨/日,基本实现污水全处理。
南淝河将有“源头活水”
“把南淝河上游董铺水库的水位抬高,实现向南淝河干流补水。”周琪说,南淝河上游水质很好,但下游水质很差,一旦董铺水库的水能够补入南淝河,这种状况将有效改善。目前,正在对董铺水库做水压调配的前期工作,包括南淝河的河道清淤、观测上游来水对南淝河水质的具体影响等。
据了解,董铺水库向南淝河补水以及水库自身溢洪道扩建,须开挖河道3.5公里,并进行河道护岸护坡、新建2座水坝和沿河路桥等项目建设,概算总投资1.48亿元,计划11月份完工。
此外,在治理巢湖水环境上,合肥还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展开巢湖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工程,合肥市民与巢湖“人水共生”的画卷正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