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重庆市荣昌区区委组织部、区经信委、区龙集镇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周兴镇举行共治渔箭河启动仪式,两地将联手治理渝箭河污染。
“小时候,在河里可以随便抓鱼摸虾,那时候河水清亮亮的。”64岁的龙集镇抱房村村民唐洪泽告诉记者,由于居民生活垃圾逐渐增多,渔箭河上游又有水库,平时河水流动慢,造成了水面污染。

龙集镇、周兴镇群众将联合参与整治河流工作。
据了解,渔箭河位于龙集镇和周兴镇交界处,全长51公里,流经龙集镇的抱房村、六合村和老店子社区以及周兴镇的斑竹林村。
“今天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选在今天启动就是要表明我们的治理决心。”荣昌区龙集镇党委书记陈根廉说,渔箭河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倾倒和农业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龙集镇实施了网格化管理,将清污工作落实到4个村级“河长”和30个保洁员身上,这些工作将和他们的绩效工资、奖金挂钩。
记者了解到,龙集镇目前布设了60台垃圾车和5台垃圾清运车,清运车三天一运,力争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遗留、不排放。此外,龙集镇还规定渔箭河两岸50米内为规模养殖禁养区,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在这些措施下,渔箭河污染治理工作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该河还流经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周兴镇的斑竹林村,为进一步改善河流环境,今年4月,龙集镇和周兴镇开始紧密接洽,双方决心联动共治渔箭河。
“我们要发动河两岸群众都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来。”隆昌县周兴镇党委书记吕林育告诉记者,两镇将通力协作,细化合作内容,在渔箭河治理问题上实现“河长”联手、川渝共治。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现场开展清理河道垃圾工作。
启动仪式上,两镇签订了《荣昌龙集——隆昌周兴共治渔箭河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两地的乡镇、村级干部与志愿者还开展了清理沿河垃圾、河道水面漂浮物等清淤清障行动。
根据协议,按照交界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协调共管和协商定责原则,两地将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建立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通信息等合作机制,共同协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实现治水工作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无缝对接。龙集镇党委政府将会同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周兴镇、龙集镇人大代表、镇村三级河长及河道保洁员展开全面行动。
据悉,近年来,作为水利部第一批及重庆市唯一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的试点地区,荣昌区狠抓河湖管理治理,大力推进制度建设,该区近日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境内151条河流、89座水库将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推行河长制,力争到2020年使荣昌全区河库生态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