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无疑是2013年中国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广西贺江水污染事件到各地频现“牛奶河”,再到雾霾笼罩全国,环保问题以最直观的方式警示着中国。不断涌现的热点、接连出台的新政,折射出中国治污任重的现实。专家表示,美丽中国应注重建章立制、完善区域协调、从源头抓起,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成为“空头支票”。
环境事件频出引公众关注 治污考验政府执政能力
雾霾在2013年不再是只属于京津冀地区的“专利”。从年初33个城市空气严重污染,到12月雾霾天气一周里陆 续现身100多座大中城市、覆盖近一半国土,这位“不速之客”已让国人不堪其扰。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1.5%,却消耗了全球21.3%的能源、45%的钢、43%的铜、54%的水泥,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已居世界第一。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粗放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其所导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雾霾是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2013年,山西长治苯胺泄露、黄河内蒙古段水污染、广西贺江水污染等环境事件同样牵动着人心。
与此同时,环境事件日益占据新闻媒体的重要版面,在社交媒体上屡屡成为关键词。民间舆论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反映出,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5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之后,国人已经从注重财富积累转向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宜居的生活环境。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公众认为当前居住地区的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日常生活卫生环境不好等问题很严重或者比较严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要求”。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转而成为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要求。2013年初,浙江企业家金增敏在微博上悬赏20万元请温州瑞安市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随即,“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在微博上此起彼伏,一时成为流行语。
3月,湖南平江长寿镇2万居民担心自来水受到上游金矿的污染,甘愿购买山泉水饮用,即使当地政府保证自来水可以饮用也无人相信。有评论指出,环保问题出现“烂尾”,政府信用将不止于破产和透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年底在《求是》撰文指出,人民群众过去“求温饱”,现在“盼环保”,希望生活的环境优美宜居,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安全放心的食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
信息公开倒逼地方环境治理 专家:任重道远
作为对去年公众高度关注PM2.5的回应,2013年1月1日起,由国家和地方共投入约9.5亿元打造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正式运行。中国74个城市按空气质量新标准开展监测并实时发布PM2.5等6项基本项目的实时监测数据等信息,公众可通过网络实时查询。
根据环保部制定的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三步走”的方案,接下来,2013年底前将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有评论指出,空气质量信息的公开,使得任何地方政府,都难以掩盖真相。如果一个地方空气质量长期恶化,那无疑将面临公众舆论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压力的倒逼之下,地方政府不得不上紧发条。
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这项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空气治理计划提出用5年时间大幅减少重污染天气;再用5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其中,京津冀的任务最重:5年内,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物的浓度年均要下降25%,特别是具体到北京市,到2017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同日,北京即发布了五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此前后,河北、陕西、四川、上海等十余个省市也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控方案。
除发布PM2.5实时监测数据之外,环保部还从1月1日起公布全国主要水系131个重点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结果。江苏启动太湖蓝藻监测预警在50个监测点紧盯水质变化,甘肃首次在媒体上发布了第一季度各市州空气质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和国控重点企业的监测达标率。
“2013年,包括信息公开在内的多项政策在时间表设置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中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应迈出更大的步子。”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告诉中新网记者,“如今公开的环境质量只是个‘结果’,但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在污染源,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公开污染源信息。只公布PM2.5等数据,没有触及到核心问题。”
宋国君还呼吁政府部门公开治污的成本和收益:“对于环保政策,普通公民最关心的是‘政府花了多少钱、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相关政策在出台之前,一定要反复做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并在信息公开的环节把这些都公布出来。”
官方建章立制加强环境执法 美丽中国期待社会合力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这几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也在搞制度建设,但是这一次不是单纯的,而是系统的制度建设。”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指出,“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到三中全会落地的制度体系,显示了我们以东方的智慧解决当代人遇到的能源和环境危机的问题,要像调节五脏六腑一样来解决环境等等一些病态问题。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围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制度建设动作频频。《环保法》修正案提交人大常委会二审、三审。三审稿除了提出“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还拟对增加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建立土壤环境调查、监测、评估和修复制度做出原则规定,同时加大环保部门执法权,拟规定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的设施、设备等。此外,《海洋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今年也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6月19日,高法、高检出台的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正式施行,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四项认定标准等,对于触犯多个罪名的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司法审判依法“从一重罪处断”。
12月2日,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向媒体透露,开征环境税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核。旨在借用市场化的手段淘汰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此外,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等多个省市还陆续展开环境责任险的试点工作,以“绿色保险”管控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生态炸弹”的隐患。
屡被舆论指责不力的环保执法2013年也显着加强。截至目前,环保部连续三个季度公布了65起环境污染事件的督办查处结果。中国地方司法机关也向环境污染案件频频“亮剑”。截至10月,河北省公安机关今年已侦破污染环境类刑事案件122起。安徽泗县“毒垃圾事件”近日在安徽省泗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河南省西平县法院11月下旬对严重污染当地水源的两家小电镀厂公开宣判。
“一定要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合力。”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强调说,环境保护最终还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为上。切实改善空气质量,等不来,喊不来,必须建立在全民行动的基础上。全社会自觉行动起来,同呼吸,共奋斗,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美丽中国就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