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市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河流水系多,对河道防洪、供水、排涝的要求也高。但由于入境水量减少和污染治理滞后,目前本市部分河道水质仍然较差。因此,今年本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将实行“河长制”,河道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作为水生态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河长”,对所辖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管理负总责。将初步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的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以此来提高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尽快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河道环境变好堤岸脏乱现象减少
由于沿河村镇密集和管理缺失等原因,河道、堤岸环境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脏乱现象,倾倒垃圾、违章建房、围垦放养、违法占用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这就更需要对河道进行强化管理。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涉及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同时涉及市和区县的建设交通、国土房管、市容园林、农业、环保和水务等多个部门。现有管理体系责任不清,条块分割,协调联动机制不强,不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治理水污染和保护河道水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实行“河长制”能够提高河道水生态环境质量。河道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作为水生态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河长”,对所辖河道的水生态环境管理负总责。按照本市2020年建成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对重点河道和已经治理的河道率先实行“河长制”。
2020年重点河道绿化率达95%
今年,在市重点河道和已治理的其他河道实行“河长制”。2015年,全市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健全,主要河道优于V类的水体长度比例提高到50%,重点河道管理范围可绿化面积林木绿化率达到90%。2020年,基本形成与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水生态环境,主要河道优于V类的水体长度比例提高到80%,重点河道管理范围可绿化面积林木绿化率达到95%。
截污治污河道清洁无黑臭
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河道截污治污、水资源保护、环境卫生整治、日常维护保洁、堤岸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和清理违法违章建筑等。在截污治污和水资源保护上,实施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控制河道水体污染,确保污水无直排。加强村镇污水处理、坑塘整治、面源污染控制,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建立河道生态补水长效机制,鼓励使用再生水、雨洪水向河湖、湿地补水。非汛期雨污合流口门要封闭,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实现河道水体清洁无黑臭。对堤岸水面保洁和违章建筑进行清理,保持河道堤岸水面洁净,垃圾收集定点存放,外运处理及时。加大河道护岸林、护堤林管护力度,适时修枝和抚育,及时清理受害树木、补植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