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政策 > 开征环境税风声再起 税率或不高于排污费
开征环境税风声再起 税率或不高于排污费
发布日期:2010/8/31 10:08:58

  南方都市报8月30日报道 环境税开征再掀热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近日称,中国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如果排污企业,包括排污个人不缴纳环境税,对保护环境是不利的。我国可能要开征环境税。


  至于环境税开征的时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向南都记者表示最快是在“十二五”期间,并认为在开征初期要低税率,如果一开始就税率过高,我们的产业、企业乃至经济承受不了。


  开征环境税提议由来已久


  徐林24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澳大利亚国际发展署联合主办的“中澳政府管理项目总结大会暨项目成果国际交流会”上透露,我国“可能要开征环境税和社会保障税”:中国环境保护的压力非常大。如果排污企业,包括排污的个人,不缴纳环境税,对保护环境是不利的。


  事实上,关于环境税开征声音,此起彼伏。搜集媒体公开报道可以看到,早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称,财政部、税务总局、环保部已经将环境税问题列入议事日程;4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发文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研究开征环境税,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税收导向。5月底,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表示,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开征环境税方案。


  靠大幅度提高环境税征收标准来提高环保效率的做法,起源于战后欧洲经济高速发展期。此后为世界一些国家所仿效。目前西方国家基本形成完整的环境税税系,已开征的环境税涉及大气、水资源、生活环境、城市环境等十多种,课征范围极为广泛,包括二氧化碳税、二氧化硫税、水污染税、噪声税、固体废物税、垃圾税等。


  起步阶段从低收取更现实


  环境税是一个税系,而非单独的某一税种,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我国早在1996年就开始研究环境税,但迟迟未能推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告诉南都记者,环境税、碳税是中国进一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中国需要环境税,但在开征初期要低税率。如果一开始就税率过高,我们的产业、企业乃至经济承受不了。


  “环境税税率如何设置是核心问题,开征环境税首要目的应该是环境保护而非财政收入。”苏明说。


  而对于备受关注的税率问题,苏明表示,税率的高与低对行业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税收开征的可行性来讲,我从学者的角度来看,它在起步的时候应该采取低税率开征,可能会更加现实一点,然后再逐步完善、逐步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征收排污费主要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及噪音。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刚透露,根据现有方案,环境税征收伊始可能不会覆盖现在排污费的整个征收范围,有些排污费项目可能还会继续征收,将要开征的环境税或打算试点的征税对象以企业为主,如果一开始直接对个人征税,恐怕难度非常大。


  对于税率,孙刚认为,环境税的征收应与排污费的收取有一定关联度,税率不会高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防止企业转嫁至生产成本


  环境税如果真的推出,除了税率,究竟该算国税还是地税,在业内也一直存在争议。


  苏明表示,环境税开征的首要目的是对环境改善和节能减排,至于增加财政收入是第二位的,但对地方财政也有好处,因此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苏明指出,环境税无论纳入国税还是地税,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在调整环境政策的同时,更要防止排污企业将所缴纳的排污费在生产成本中列支而计入产品成本,导致排污收费实际上成为商品价格的一部分从而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步入“企业污染社会负担”的怪圈。


  名片


  环境税是针对环保要求开征的税种,一般是对直接污染征税,如污水处理、垃圾等。此外,对一些可能产生污染的产品征税,如煤炭、石油等,与现有排污费有部分重叠。


  链接


  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受影响或最大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表示,传统行业或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如石油、化工、钢铁、能源等,将受环境税影响较为严重,环境税将提高企业各项生产成本,企业或将部分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由此,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但具体还要看税率等情况。


  环境税的征收还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侯宇轩称,以汽车行业为例,若环境税开征,钢铁行业必定受到影响,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将间接影响到汽车生产环节的成本问题。(龙金光)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增强气候韧性,城市的关注点在哪里?——专
贵阳市中心地下32米处,有这样一座再生水
德州市政联合德城区城管开展排水系统集中整
多水源联合调度!引黄济青工程实现“三水四
深规院:助力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带头示
贵州黔南:减污染 加生态 “小黄河”变身
广东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出炉!你身边的河
合肥市市级公共排水设施移交工作正式启动
绵阳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水环境整治提升和
到今年底重庆海绵城市达标面积将超800平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9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