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建设项目分为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保障、农田水利建设、水环境保护、滨水景观等六方面,其中水利建设重点项目共123个项目,总投资估算346.55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18.74亿元。(记者 王东城)
全市水利发展总体布局
10万人饮水安全未解决
目前,我市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到2010年底,全市3.68万亩农田没有灌溉设施或配套设施不全,不少工程“带病”运行,抗旱能力不足。2007年秋冬季、2009年春季、秋季三次出现旱情。
值得引起警惕的还有水质水生态恶化问题。目前,全市还有10万余人的饮水安全尚未得到解决。
部分地区出现了水质水环境恶化的趋向,北溪上游部分河段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汀溪水库群、石兜坂头水库等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II类水质标准,但水质逐年下降,富营养化程度有逐年加剧的趋势。
此外,还存在工程建设片区开发忽视水景观的营造、水资源监管及水工程建设非工程措施不完善以及水资源保障水平及利用效率不高、防洪减灾体系仍不完善等问题。
三大区域营造治水网络
全市水利发展总体布局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条件划分为三个区:提升区、拓展区和保护区。
提升区即厦门本岛。拓展区即岛外四个主要城区的区域范围,以杏林湾、马銮湾、海沧湾、环东海域、东西溪中下游、九溪中下游等水域、湖泊和河流为中心,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涝和防潮减灾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利用水体营造滨水景体系。保护区即厦门北部远郊山区,以水库除险加固、水源地防护、节水灌溉、生态涵养林建设为主要内容,构建水源地安全防护网和生态屏障。
2015年再生水利用率10%
《报告》中还提出,“十二五”期间,厦门将立足生态保护,加快水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建设。
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我市将加快实施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着力解决市政给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岛外农村近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生活节水方面,将推广节水器具,提倡“一水多用”。有计划地推进再生水利用工程,力争到2015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10%以上。同时积极开展海水淡化、雨水利用工程试点工作,拦蓄收集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厦门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具体说,将健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同时,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河流、水库等各类水域,将进行水功能区划,根据水功能区划,确定各个河段纳污能力和纳污控制总量,建立入河排污口同意制度,对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入河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制定各类水功能区的保护措施。
重要饮用水源地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到2015年,主要河流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全市水功能区监测率达80%,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