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付出的艰辛努力、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在国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天下午,昆明市邀请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各位领导、专家欢聚一堂,共贺佳节,向他们对滇池治理给予的指导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表示,将下更大的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用更严的举措,全力抓好滇池污染治理工作,早日还滇池一湖清水。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去年9月8日,省政府为加快推进滇池治理专门成立了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一年多来,专家督导组各位老领导和专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深入滇池沿湖各县区实地调研,对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牛栏江—滇池补水、环湖截污及污水处理厂新建、改扩建等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督导检查,指导帮助我市解决了不少困难和问题。通过全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入湖河道水质逐步好转,滇池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强,滇池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工作扎实有力,抓得实、抓得细。”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组长、老领导牛绍尧谈到,昆明市委、市政府为督导组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目前正在进行的各项卓有成效的滇池治理实质性举措为治理好滇池奠定了坚实基础。
气氛热烈的恳谈中,仇和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721万各族人民,向一年来为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付出艰辛努力,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的专家督导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他说,治理好滇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事关昆明发展未来,事关全省发展大局。滇池污染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有着多方面原因;滇池污染治理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按照既定的思路、目标、举措不懈努力,到“十二五”末,滇池流域水环境一定会大为改观。当前,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生态建设、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对矛盾”和“五个不对称”。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对矛盾”一是空气质量最好的大城市是昆明,但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也是昆明;二是水资源最丰富的省是云南,但严重缺水的城市昆明也在云南;三是著名的轿子雪山在昆明,但水土流失、泥石流最严重的东川区也在昆明;四是素有“动植物王国”美誉的省份是云南,但园林绿化滞后的大城市昆明也在云南。城市规划建设存在“五个不对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不对称,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不对称,动态空间与静态空间不对称,人的空间与物的空间不对称,城中空间与城郊空间不对称。这些矛盾和问题,给滇池治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也使各项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
仇和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府滇池水污染防治专家督导组的指导帮助下,继续把滇池治理和城乡规划建设作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头等大事,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下更大的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用更严的举措,全力抓好滇池污染治理工作,确保早日恢复滇池“高原明珠”的迷人风采,早日恢复滇池流域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希望专家督导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滇池治理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指导和帮助。
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表示,昆明将继续突出抓好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下决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云南、昆明发展的宝贵资源和最大优势。
建设部驻昆督察员,杨远翔、李培山、田云翔等市领导参加恳谈会。(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吴晓松 通讯员李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