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摆上突出位置,列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按照“导则引领、专家把脉、数据支撑、网格管控、上下联动、严厉问责”的方针,科学治理、精准施策。
针对面源污染治理标准不统一、防治设施不规范等问题,济宁市研究制定12项大气、10项水污染防治技术行业导则,配套出台实施方案、考核办法,作为行业环境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强力推行,根据国家及省对污染防治的新标准、新要求,5次对行业治污导则进行修订和完善;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将污染源分类纳入技术导则体系进行监管。
严格管控施工扬尘。济宁市要求建筑、拆迁、道路、水利等施工工地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8个100%”、6项加细加严措施及视频和PM10在线监控,施工工程列支环保专项资金,各项扬尘防治措施、视频和PM10在线监控设施全部落实到位方能开工,渣土车实现持证运输,并不得为存在扬尘污染的施工工地提供渣土运输服务。
济宁市402个建筑工地全部安装PM10监测微站;在全省首次实施防尘员制度,481名防尘员每日巡查,监督落实建筑工地“8个100%”治理措施。道路保洁道路积尘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委托第三方北京市环科院,对济宁城区主要道路进行道路积尘负荷实施每半月一监测,并排名通报,实现以克论净。
严格管控煤矿堆场扬尘。济宁市明确,煤矿煤场、非煤矿山物料堆场等必须输送密闭化、装卸机械化、堆场全封闭化和喷淋设施智能化,实现车间化、工厂化管理,运输车辆必须满足秋冬季绿色运输要求。
为从源头上遏制煤炭和企业料场扬尘污染,济宁市对全部堆场进行封闭式改造。目前,投资23.5亿元,已完成封闭式堆场料场改造306家,堆场封闭面积7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产煤不见煤、存煤不露煤、料场全封闭”。全市煤矿企业、储煤场全部安装360度旋转摄像头和在线监测设施164台套,关停商品混凝土企业54家,关停小煤场1214家。
严格管控畜禽养殖污染。济宁市明确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合理完成“三区”划定。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小区)552家、养殖专业户6670个;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创建。
目前,全市国家级、省级、市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分别达到25处、122处、341处;共改造畜禽养殖场(户)1080个,建设储粪棚5.48万平方米,建设污水贮存池9.31万立方米。
严格管控港口码头污染。济宁市大力推进港口码头装卸过程机械化、堆场封闭化和喷淋设施智能化。物料运输车辆必须满足秋冬季绿色运输要求,大力开发码头集装箱运输等新业务,明确港口、船只、附属生活设施及从业人员的水污染防治职责和规范。严格按照导则要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船舶码头水污染防治工作。集中整治取缔小码头、装卸点400多个,统一建设了标准化、环保型港口。
出台《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制定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的建设内容和运营机制,提高污染物接收处置能力。拆解小吨位和老旧船舶667艘,加装生活污水设施1460艘,辖区运输船舶物料密闭运输率达到100%;全市46家运行港口和11家船舶修造厂全部进行了水污染治理改造,累计建设港口船舶油污水接收设施50套、船舶修造厂油污水收集设施11套、处置设施6套,配备固体垃圾收集设施221个。
实施镇街环境空气质量精准告警。济宁市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利用156个乡镇(街道)考核站的实时数据,由系统自动统计PM2.5、PM10小时均值及日均值,并根据不同情况向市、县、乡三级有关责任人推送小时值告警短信、日均值排名短信以及日均值告警短信,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根据告警及时查找问题原因并整改,打通网格员不敢报、不上报而导致的监管“失明”、责任“失察”的隔板,真正让千里眼“明”起来,网格员“动”起来、责任人“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