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污水的治理关乎民生更关乎生态。1月31日,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全省累计完成88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预计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今年,我省将坚持“五治两清一连通”系统治理农村黑臭水体。
现状:全省累计完成88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从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全年黑臭水体完成情况来看,2022年我省新增完成413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任务,新增完成76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省累计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为339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3.1%,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下达我省的年度目标2.1个百分点(2022年治理率目标为21%);2022年新增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826个,全省累计完成883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据排查,我省农村黑臭水体面积大约为2599万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治理费用测算,全省需要投入资金132亿元,每年需投入约44亿元。据了解,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国家下达我省的任务是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过30%,按这一要求,今年全省需新增完成1030个左右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资金超过100亿元。
规划:《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治理农村的黑臭水体需要投入很多,那么究竟如何判定黑臭水体呢?该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农村黑臭水体是指颜色明显异常或散发浓烈(难闻)气味的水体。判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感官判定,如果某水体有异味或颜色明显异常,有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黑臭水体。二是进行水质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氨氮3项,有一项不达标即可判定为黑臭水体。
针对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组织开展全省农村黑臭水体消除专项行动,到“十四五”末农村黑臭水体要全面消除。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安徽省农村净水攻坚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聚焦农村水体黑臭突出环境问题,要求从设施建设、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方面采取措施,系统治理、精准施策、多元共治。《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立健全农村黑臭水体管护机制等工作目标。部署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排查的范围是以乡镇政府驻地、农村居民居住地周边河塘沟渠为重点开展排查。
我省是农业大省,有1.47万个行政村,乡村人口有5000多万人,农村环境问题点多面广、区域差异大,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异常艰巨。针对农村黑臭水体形成原因和现状,我省将坚持“五治两清一连通”系统治理。今年,省财政还将统筹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来源: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