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10月,配套平沙水质净化厂的排污管网工程已全部完成,该水质净化厂面临“有网无厂”的尴尬局面。 资料图片
一个城市、区域的污水得到妥善处理,意味着周边环境得到妥善保护、市民饮水安全有保障以及疾病传播途径的减少。而直到2008年4月,数十万居民的珠海西区才有了第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厂,结束了生活污水零处理的尴尬局面。
也正是因为西区污水处理这块巨大空白,当环保模范城考察范围从主城区拓展到全市时,珠海的污水处理率“摊薄”到不足50%,与80%的模范城标准相去甚远。按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和省污染减排考核的规定,我市今年需完成日处理污水2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任务。去年3月政府确定的迎检方案中,确定下红旗、平沙、井岸、高栏港等6个污水处理项目,时限是今年年底,然而直到现在,平沙、白蕉、富山3个污水处理厂仍然停留在纸上。
平沙污水厂有网无厂
当记者日前来到规划中的平沙水质净化厂厂址平沙莲湾时,面对的是一片茫然的空地,而按照原有进度要求,这里应该是一个占地2.6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水质净化厂。关于平沙厂的最新消息,其刚刚完成施工招标,有望于下个月动工。而就在今年10月,配套平沙水质净化厂、总长15.28公里的排污管网工程已全部完成,原本应同步建设的工程,最后却面临“有网无厂”的尴尬局面。
“原来预计6月可以进场施工,但因地的问题延迟到现在。”市水务集团工程部副主任周向红说出了项目延迟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平沙水质净化厂2.6万平方米的项目用地中,有2800平方米属农用地,需办理集体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手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报省或国家审批。而配套平沙厂的红旗污水收集系统目前也没有动工,按照设计,该系统将把红旗镇污水引入平沙水质净化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