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波澜壮阔治水路淮水安澜泽万家
波澜壮阔治水路淮水安澜泽万家
发布日期:2010/11/22 8:59:17

  临淮岗:淮河上的“三峡工程”


  离开阜南,沿着气势磅礴的淮河大堤一路前行,只要60公里左右的路程,便可见巨龙一般的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横卧于滔滔长淮之上。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是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也是淮河防洪体系中具有关键性控制作用的枢纽工程,被称为“淮河上的三峡工程”。据临淮岗工程管理局水闸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主体工程由主坝、南北副坝、引河、船闸、进泄洪闸等建筑物组成,全长78公里,总投资22.67亿元。工程建成后,蓄滞洪水库容达85亿立方米,可使正阳关以下的洪水流量下降至7700立米/秒以下。


  临淮岗下游28公里处,便是“七十二水汇正阳”的正阳关。“如果没有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淮河中下游的洪水压力


  将难以想象。”听着介绍,我们把目光聚焦于1991年时沦为泽国的蚌埠城,如果临淮岗工程早已建成,蚌埠这一南北要冲肯定不会遭遇1991年的特大洪灾。事实上,正阳关以下,不仅有交通要冲蚌埠,还有淮南、淮北等众多重要的工业城市、能源基地,以及广袤的粮食主产区。也正因此,在临淮岗建设洪水控制工程,蓄滞淮河上中游的洪水,对缓解淮河中下游的行洪压力至关重要。


  “工程投资只有20多亿,淮河中下游防洪标准一举从50年一遇提高至百年一遇”,临淮岗工程管理局水闸管理处负责人告诉我们,如果碰上百年一遇的洪水,启用工程可实现减灾效益300亿元左右。


  但是,临淮岗工程的建设却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新中国成立之初,曾于1958年开始兴建,由于种种原因,工程于1962年停建。直到1991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水后,国务院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确定为19项重点骨干治淮工程之一,再次启动。2006年,历经5年,这个跨世纪的梦想终于实现,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也成为新中国治淮的又一丰碑。


  蚌埠:雄壮的治淮史诗


  离开临淮岗,我们来到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驻节地蚌埠。作为水利部直属派出机构,淮委无疑是我们“走近淮河”之旅的必到之处。


  虽然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已经召开,但走进淮委办公楼,我们仍然能够深切地体会到这个特殊的年份所特有的氛围。淮水肆虐的情形不再、流离失所的景象不再――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是应该认真地回首新中国治淮这场伟大的征程。


  回首从淮委办公楼内的治淮陈列馆开始,那里明示着这段值得追怀的治淮壮烈史诗。陈列馆分第一展厅、第二展厅两个部分,通过介绍淮河自然历史演变和新中国治淮事业发展历程,集中展示治淮巨大成就,共同展望人水和谐的美好前景。一幅幅照片、一张张图表、一组组数据,宛若一座座不朽的丰碑,记录着党中央治理淮河的英明决策,记录着各级政府和沿淮人民励精图治、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记录着滔滔淮水俯首归海惠泽两岸的生动现实……


  从禹王治水到新中国治淮,时空穿梭,沧海桑田――新中国的伟大,从淮河的历史性巨变中便可真切地感知。五千年中华文明流淌至今,五千年治水大业绵延至今,即使站在这样宏大的时空格局内,新中国的治淮仍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毋庸赘言,淮委驻节的蚌埠,就有气势恢宏的蚌埠闸作证。蚌埠闸于1958年开建,1962年建成,由拦河节制闸、水力发电站厂房、船闸及附设的公路桥等组成,具有防洪、蓄水、灌溉、航运、供水、发电等综合功能。2003年,在原有28孔老节制闸基础上,又兴建了12孔新节制闸,使流量从8000立米/秒提高到13000立米/秒――仅在淮河流域,就有大小水闸6600座,其中不乏蚌埠闸这样规模的大型水利工程。


  秋阳高照,我们来到蚌埠闸时,水电站6台机组正在忙碌着――每年,它们都为社会贡献近2000万千瓦时的电力。在蚌埠闸的风景绝佳处――淮望角,远眺滔滔淮水奔流不息,近观巍巍大闸矗立江淮,思绪不由再次回到治淮陈列馆里的照片、图标、文字。抚今追昔,我们从心底祝愿,淮水安澜,沿淮百姓安居乐业。


  南四湖:鱼米之乡丰饶地


  告别了蚌埠,我们来到了本次淮河之行的最后一站:淮河流域综合利用的第二大淡水湖――南四湖。深秋的阳光驱走了鲁南大地的寒意,一望无垠的湖面曝露在阳光下,粼粼闪光,美不胜收。最让人心动的是,穿梭往来的货轮、满怀憧憬的游客和泛舟捕鱼的渔民,令这幅绝美的图景变得灵动、活泛起来。


  在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是一个独立的水系,而南四湖则是沂沭泗水系中最为重要的湖泊。南四湖为串联一起的南阳、独山、昭阳和微山4湖的总称,因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以南而得名。此处原为古泗水流经之地,12世纪黄河南泛,侵夺了泗水河道,因排水不畅而潴积成湖。数百年沧海桑田,如今的南四湖面积已达1266平方公里,总库容63.7亿立方米,流域覆盖鲁、苏、豫、皖4省31县、市、区共3.17万平方公里。


  在南四湖水利管理局总工张志振的陪同下,我们首先参观了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工程横跨昭阳湖的最窄处,坝北为上级湖,坝南为下级湖,包括拦河土坝、溢流坝、船闸和第一、二、三、四节制闸,全长7360米,其中水闸312孔,全长2140.31米,设计泄洪流量为12420立米/秒。


  “这个工程具有防洪排涝、蓄水灌溉、工业用水、水陆交通、水产养殖等多种效益。”张志振告诉我们,建设最早的第一节制闸于1958年开建,所有子工程均在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


  二级坝的建成,开启了南四湖综合治理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还对南四湖的堤防、湖腰、出口及滨湖地区进行整治,修筑了130公里长的湖西大堤。在南四湖地区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为了充分挖掘南四湖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加强了对南四湖的旅游开发,在微山岛上修建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修缮了殷微子墓,新建了度假村等,南四湖的综合效益得以进一步放大。


  离开南四湖,我们再一次凝望二级坝水利枢纽工程――这个或许是世界上闸孔数最多的水利枢纽,已经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把南四湖地区从贫瘠推向丰饶,变成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亳州市“三聚集”强化水环境管理保障水质安
西安启动农村河湖环境提升“百日攻坚”专项
海绵城市省级榜单杭州24个项目上榜 今年
江西高安:“全面会诊”打好汛期水污染防控
漏水“显形” 安全“智控”——供水管网漏
张家口市一季度水环境质量实现3个“百分之
聊城市主城区开展排水管网大体检
日照市水环境质量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 推进
不断提升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 万广明在南昌
乡镇污水如何治理?都有哪些处理工艺?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3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4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5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6澳大利亚悉尼多个饮用水集水区检出“永久性
7突破性过滤技术问世,可清除水中多种持久性
8英国推出严厉措施阻止水污染
9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10AI模型揭露美国地下水污染:超7100万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