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约用水,珠海市已确定根据水表数据,对今冬明春月用水量节约超过2立方米的居民用户实施奖励(12月2日《珠江晚报》)。
在各地水价此起彼伏的涨声中,珠海市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奖励市民节水的方式,以应对城市用水之困。此举将不增加民生负荷与节能相结合,体现一种管理智慧,值得推而广之。
据统计,截至2006年,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由于缺水,粗略估计每年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大约为2000多亿元。
为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运用市场经济的杠杆,即通过用水价格的上调来达到节水的目的,是一些城市较为普遍采用的举措。但从民生的角度来看,用水价上涨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而且在一些城市推出限水措施,容易造成社会抵触情绪的滋生,也不利于提升民众的幸福指数。应该看到,这些节水的举措几乎全是政府单边的行动,民众完全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节水奖励能最大程度地吸引民众参与节水的生活实践来,让民众体会到节水的快乐和收获,更能加深对节水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 郑文 江西湖口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