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至28日,国家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在成都市组织召开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4月28日上午,出席现场会的财政部副部长刘伟,水利部副部长叶建春,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曾晓安,住建部城建司司长张小宏,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以及来自全国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党政代表莅临遂宁,实地调研我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市委书记赵世勇,市委副书记、市长杨自力,市政协主席刘德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向此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吴相洪,副市长邓为,市政府秘书长付勇陪同调研。
作为市城区的老旧小区,金色海岸小区长期面临积水、雨污合流的“烦恼”。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小区新建了透水铺装、植草碎石沟、雨水花园等雨水下渗、收集、存储设施,雨水由原来的直排和快排改为了现在的缓排、慢排,由此解决了小区路面破损积水、雨水管道排水不畅等问题。“像这样的小区改造项目有多少?”走进金色海岸小区,刘伟一边听取小区海绵化改造工作情况汇报,一边询问。赵世勇介绍说,遂宁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共计346个,其中小区类改造项目204个,占比达59%。刘伟对我市将海绵城市建设重点瞄准居民小区给予充分肯定,称赞遂宁加大居民小区的改造建设力度,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成果。叶建春表示,经过海绵化改造,老旧小区不仅提高了雨水积存和蓄滞能力,也极大改善了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海绵城市建设“遂宁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河东新区芳洲路海绵改造路段总长2.3公里,项目充分结合场地条件,因地制宜设置了生态湿塘、雨水调蓄池、透水停车场等多种类型的海绵设施,实现了雨水就近收集消纳,并通过管网、地形将各海绵体有机衔接形成系统,发挥连片效应。在海绵化建设现场参观点,叶建春详细了解了市政道路、公园绿地的海绵化改造及雨水消纳利用循环方式。他说,遂宁模仿本地传统的卓筒井工艺,通过渗透井将碎石、钢带管等人工“小海绵”与地下天然的砂卵石层“大海绵”有效连接,实现雨水回补与回用的无缝对接,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遂宁模式”。参观时,刘伟格外关注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据介绍,芳洲路海绵改造项目避免了传统施工中的“大开大挖”,有效节约资金近500万元。刘伟连声说好,称赞遂宁海绵城市建设充分利用原有的城市本底,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既有效节约了建设资金,又实现了雨洪调蓄、水源涵养等功能。
莲里公园充分发挥原始地貌、植被土壤、湿地、水体的自然积存渗透、净化作用,通过生态岸线恢复、生态湿塘、透水道路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施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改善了涪江水环境。刘伟、叶建春表示,莲里公园的打造具有显着的生态效应,既满足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功能需求,又做足了“海绵”文章,使大家的生态理念、规划理念有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