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防治四大难题如何破解——聚焦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曾宪刚 张新如何加强水源地保护,确保百姓喝上干净水?
雨水季节,雨水加污水超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雨水和污水“同流合污”怎么办?
中水回用率不高,甚至白白流掉,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如何解决?
每天产生近千吨污泥,目前仅做填埋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怎么办?
这“四大难题”不仅是近千万生活和工作在沈阳人的最大关切,也是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关注的焦点。
12月10日,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张宁向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会议报告11月18日、19日市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情况时,吸引人们注意的不仅是水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的具体措施,而更多的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中水回用难--每天白白流掉近25万吨中水,造成水资源极大浪费。
提高中水利用率:应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新闻导读】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25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运行,每天能产生25吨中水,除沈城北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用于康平热电厂的冷却水外,绝大部分被白白流掉,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执法检查】
11月18日,笔者随执法检查组来到沈阳市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厂长江树志介绍,该厂设计日处理能力40万吨,每天可产生1000多吨中水,但由于中水回用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即使中水免费使用,也没有单位要,除极少部分用于本单位洗车外,其它只有白白流掉。
【代表建议】
建议一:加大规划力度,同步铺设管线。
钟甦建议:政府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时,将它与一些需水企业规划在一个区域内,并铺设中水输送管线。比如一些热电厂冷却用水,洗车行业用水等。她还建议,在建设新的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同时,同步规划建设中水回用的设施管网,使水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解决沈阳的缺水问题。
建议二:加大中水回用的宣传和引导。
陈苏玉建议:政府要加大中水回用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中水回用的认知程度,引导大家积极使用中水。
建议三:优惠政策鼓励使用中水。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青建议:沈阳是严重缺水城市,中水回用是解决缺水问题的一条途径。政府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通过优惠政策和市场运营,提高中水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