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月,是山西省太原市的主汛期,又是地表水水污染管控的关键期。
太原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城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每当汛期来临,尽管采取积存污水清空、建设调蓄池、进水阀门精准管控、缓洪池清空清淤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治标不治本,老城区雨污混流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节点改造工程,让污水、雨水“各行其道”,成为太原市亟待解决的环境突出问题。
为实现精细普查、摸清“家底”,太原市城管部门按照排水系统地理分布情况,以北城、南城、河西三大地区进行任务分解,分批、有序、扎实开展混接节点源头排查,并将排查数据实时上传至“太原市混接节点排查”小程序,建立了全市雨污混接节点排查数据库,为混接节点改造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是提高污水处理效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保工程。为补齐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今年太原市以“改造一点,见效一片”为目标,分3批实施47个雨水系统1398个市政道路雨污水混接节点改造,通过铺设管道、封堵污水源头等措施,集中解决一批雨污合流、雨污混接错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汛期排涝能力。
据介绍,目前,19个系统947个混接节点已开工,已完成改造135个。城六区、开发区实施1227个源头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改造106个,2025年6月底前完工。
此外,太原市正在对18个区域性泵站进行改造,15个泵站已采取措施,将污水抽排、截流至污水管网,其余3个正在进行管网改造;完成18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1.67%;太榆退水渠沿线水污染治理项目已实现主线顺利通水。
为防止污水入河,按照“查—测—溯—治”的原则,太原市对992个入河排污口实施月监测、月调度及通报,建立黑臭水体长效监管机制,对出现返黑返臭的立即整改,实现动态清零。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