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泰市统筹抓好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综合治理,助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中向好,打造水清岸绿宜居环境。
科学谋划部署,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谋划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湿地生态功能。谋划新泰市金斗水库水源地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和新泰市光明水库支流光明河上游(刘杜镇段)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均已开工。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以河湖长制工作为抓手先后组织实施了“春雷行动”等多次专项行动、开展两次督导检查行动,排查整治全市108条河道河湖“四乱”问题,核对整改水利部反馈疑似河湖“四乱”图斑问题,河湖面貌持续改善。全面掌握河道水质情况。采用“无人机+徒步巡河”形式常态化开展监督监测工作,对柴汶河20余个支流入河口、35个入河自然沟渠涵洞开展地毯式排查,及时掌握断面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状况第一时间开展溯源排查、消除问题隐患。
有序开展整治,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是定期开展排查。先后6次组织各乡镇街道以农村地区河塘沟渠为重点,结合环境信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核查等问题线索,对全市745个涉农行政村开展逐一排查,对新发现的黑臭水体纳入整治清单,督导乡镇对各类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完善排查制度。制定16条制度清单,印发《新泰市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巡查工作制度》,明确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管护等工作负总责,县、镇、村各级按照规定频次开展现场巡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系统开展治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结合《山东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形成《新泰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对新泰市2处农村黑臭水体彻底截断外源污染,整治内源和构建流域生态系统等措施,修复黑臭水体环境,完成治理面积4100m2,治理完成后在政府网站等渠道对治理情况进行公开公示。
强化源头防控,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做好农村污水治理“后半篇文章”。理顺运维工作内容。各乡镇街道成立3-5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小组,定期对辖区内的管网及污水治理设施进行巡视和维护,县级生态环境部门每年2次对20t/d以上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完善运维考核制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列入全市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单位以6个20t/d及以上污水处理设施为重点,对全市745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开展了“回头看”,目前发现问题均整改完成,形成“核查-反馈-整改-复查”的闭环流程。
来源:大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