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广州市增城区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
广州市增城区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
发布日期:2024/11/28 10:34:30
    一泓清水绕荔乡,水清岸绿入画来。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通过创新机制、精细化管理等措施,深入推进水环境治理各项工作,推动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10月,我区大墩、增江口两个国考断面以及麒麟咀省考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指数排名全市第一。

    坚持高位推动

    系统治水绘就宜居湾区

    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完善“党建引领、河长牵头、科学治理、各方参与、齐抓共管”治水体系,不断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

    坚持高位推动,建立起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共同负责的“双总河长制”,以健全责任体系夯实治水保障。同时,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区级河长牵头解决河湖重大问题。今年以来区级河长、区河长办现场协调、督导150次。

    此外,我区在创新建立“河长+林长+检察长”联动协作机制基础上,全市首创将区检察院检察长、区法院院长加入区级河长队伍,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坚持因地制宜

    迎难而上攻克治理难题

    秉持雨污分流、污涝同治的理念,我区科学划定26个治理片区探索更精细的改造方案,将合流渠箱、内涝点统筹整治,协同解决排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污水管网5166公里,污水厂水量、进水浓度大幅提升;完成排水单元达标建设1716个,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有效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

    综合考虑农村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常住人口数量、污水实际产生量、集中收集难易程度等,我区因地施策、分类施策,运用接市政管网、集中式设施、分散式设施、资源化利用四种模式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目前,全区3214个自然村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共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3515公里、处理设施303座、资源化利用站点1013个。

    在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同时,农污治理“后半篇文章”也成了重点难点。我区创新“区排水公司+农户”的运维模式,通过免费培训提升当地村民维管技能,并聘请充实维管力量,借助当地村民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实现了农污设施的高效维管,同时也适当缓解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最大化。2022年,我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模式被评为全国村镇污水治理优秀案例。

    当前,增城区正结合“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全力推进262个自然村农污提升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力争打造一批农污治理示范带。

    坚持齐抓共管

    巩固秀水长清治理成果

    实现秀水长清,需要各方协同发力。我区大力推动全民、全行业治水,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上下游、左右岸、各行各业协同治理的转变,并建立与东莞市、惠州市、黄埔区跨地区协同治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和专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河长制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活动,进一步营造全民爱水、治水、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此外,我区组建增城区珠江水系专班,由区河长办和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牵头,会同区水务局分片包干全覆盖查,13个镇街自主全面查,区科工商信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城管执法局配合辅助查,切实把水环境问题查全、查深、查实。截至今年10月底,7个涉水部门和13个镇街已完成1630条·次河涌巡查,目前正推进第二轮全覆盖排查。

    近年来,我区还积极探索智慧治水模式,发挥水质卫星遥感大尺度监测优势,加强流域问题排查分析;紧密跟踪东江北干流全流域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在线数据,加强分析研判、风险预警。开发并运用增城区污染源监管平台、增城水环境智慧管理平台、“河涌众采”小程序等,形成“政民共治、开门治水”良好氛围。

    坚持治水为民

    谱写美丽增城崭新篇章

    治水为民,用良好滨水人居环境增进民生福祉。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增城区统筹治水、产业、城建,着力打造碧道滨水空间,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建成178.5公里碧道,形成了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的增江碧道、以乡村振兴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邓山村碧道、以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目标的雅瑶河碧道的三种代表模式。近年来,全区碧道建设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奖项7个,其中增江画廊水利风景区纳入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增江碧道获2021-2022全国水利工程大禹奖(全市唯一)。

    近年来,全市治水工作从水质达标攻坚阶段逐步转入美丽河湖建设阶段。我区以增江为重点,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工作,通过开展水生态调查,对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体检”,全面系统地、准确地摸清增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状况,厘清“生态家底”。

    今年3月,增江以全省第一参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通过实施水生生境修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超百公里鱼类洄游生态廊道;串联增江画廊、湿地公园与湿地保护小区,建成水鸟廊道、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区,实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岭南美景。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我国用水总量近十年“零增长”!
应对水危机,高水耗企业需加码水资源管理
衡水市加速推进市区铁路立交桥排涝建设 计
昆明市全面启动雨季汛前排水管网清淤工作
加强设施养护、加速排水工程建设 天津开展
住建部: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加快实施易
助推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厦门市修订《厦
融水、兴水、治水 看重庆如何激发“水动能
新疆部署24项水资源支撑保障重点工作
解构高密度城区水环境治理的“龙华方案”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 IE expo
6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7全球最大环保展慕尼黑IFAT中国系列子展
8六大主题分会聚焦水利行业热点,尽在9月4
9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10“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