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核心在于雨污同治,单一治理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祖信在2024(第十六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指出,我国水环境治理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和河道雨天“反复黑臭”。要大力整改管道错接混接、修复污水管道破损,以解决城市内涝、河道水质等问题,提升城市治水能力。
徐祖信深入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并明确了提质增效的重点工作。她认为,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进水浓度是关键任务。尽管我国水环境治理投资已超20万亿元,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挑战。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
上海的水环境治理效益评估显示,上海污水治理效益整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管网系统性。然而,污水混接直排问题仍然存在,污水收集率约为80%,且污水管网破损和雨水管道错接问题严重。徐祖信建议,有限的财政资金应优先用于雨水和污水管网的修复,加大污水收集。
徐祖信认为,上海水环境治理已进入“雨污同治”的关键时期,必须解决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河道雨天黑臭、城市内涝等问题。她提出,要大力解决雨水管道错接、污水管道破损、雨水管道混接和破损问题,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她还强调,雨污混接排查和改造是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需要强监管以避免严重的混接问题。
徐祖信还指出,泵站放江污染控制引起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鼓励建设雨季溢流污染污水快速净化设施,协同控制雨季溢流中常规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她建议,有限资金优先用于雨污同治,实现雨水管网晴天基本没水,污水管网进水浓度满足要求,真正做到雨水、污水两个管网健康运行。她还建议因地制宜开展泵站放江污染的快速处理,逐步取消雨水管道旱流污水末端截污,通过实时在线监测提高调蓄设施的运行效益,并开展管网排摸调查和修复的技术研究,为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中国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