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位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双龙生态公园云盘唱晚景点颇为热闹;湖区孤岛上,不时有白鹭、苍鹭翩然起落;宁静的湖面上,野鸭等水鸟自在游弋;三三两两的市民游客徜徉在湖边景观带上,看鹭鸟起落、听水声潺潺,人鸟和谐,两不相扰。
“自2021年起,这片湖泊区的鸟儿就慢慢多了起来,2023年达到高峰。多的时候,岛上聚集了两三百只鸟儿,有白鹭、苍鹭以及各种叫不出名的鸟儿,成了公园的一道独特风景。久而久之,大家习惯把这里叫作‘鸟岛’。”双龙生态公园保安队长张和平说。
双龙生态公园于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开园,是以谷地为主的下沉式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占地面积120公顷,总投资约12亿元。由“云盘唱晚”、“虹桥飞渡”、“杉屿水趣”、“林溪漫步”、“云谷穿越”、“柳湾小憩”、“双龙云起”和“鱼梁飞鹭”共8个景点组成。
“双龙生态公园属于城市公益性公园,位于航空港经济区核心区中心位置,周边有四五个居民区,自从对外开放后,成了双龙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双龙生态公园负责人卢树人说,自双龙公园开园以来,平均每天有1000人左右来公园散步游玩。
双龙生态公园依头堡河、小碧河而建。可以说,头堡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片湖区甚至整个公园的生态环境水平。
头堡河是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南明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龙里县谷脚镇坡脚,流经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小碧乡、龙洞堡片区,最后于乌当区东风镇长坡注入南明河,全长约48千米。其中,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区域内有22千米,汇入了小碧河、栗木山河、巫山河、三岔河、大龙滩河5条一级支流,穿洞河1条二级支流,其中从猫洞水库汩汩流出的地下水,为头堡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保障了全年的生态流量。
头堡河自东向西,流经经济区10余个村,养育了代代村民,是双龙经济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45岁的王道康是经济区首开紫郡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从小居住在小碧乡木头村木头寨,在头堡河边长大的他,见证了这条河的变化过程。
“小时候的头堡河,其实是一条宽不过几米的水沟,窄的地方我都能跳过去。”王道康说,后经清淤、拓宽、治污、围湖,并在河道两边进行景观提升后,整个头堡河大变样,不仅河道拓宽了,水质也不断提升,鱼种不断恢复。
自2015年起,双龙经济区启动以辖区内主干河流头堡河为主的水环境综合整治。经济区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近10年来,经济区累计投入42.6亿元治理水环境,相继建成了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的龙洞堡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5000吨的大坡污水处理厂,完成配套污水收集管网62.747千米,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的目标。
完成河道景观提升19.59公里,完成河道清淤、防洪24.09公里等,在推动河湖保护中取得阶段性成效;近5年来,双龙经济区河湖“四乱”问题逐年减少,水环境质量100%达标,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及以上。
为大力推进河湖保护,经济区构建起包括8名区级河长、10名乡级河长、17名村级河长、1名民间河长、3名企业河长等在内的巡河护河“三支队伍”河湖长体系,全面强化河长制,开创性地运用“政府河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的方式开展巡河工作,做好常态化管护,全力维护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环境,确保辖区河流的长治久清。
2023年8月,有关部门对头堡河鱼类资源进行现场调查,共鉴定出鱼类5目38种,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占总数的69.39%;其次是鲈形目,占总数的26.63%;剩余鲇形目占总数的2.33%、鳉形目占总数的0.36%、鲑形目占总数的1.29%,共分布浮游植物32种。
“水好、鱼虾多,鸟自然而然地就来了。这一切,缘自头堡河水质的改善。”正在这里巡河的双龙经济区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黄兴说,双龙生态公园刚开园时,鸟儿并不多,随着生态环境日趋变好,渐渐成了鸟类乐园。
不仅如此,在巡河期间,工作人员还在头堡河里发现了甲鱼和乌龟的身影。
“也许是气候良好和食物丰富的缘故,一部分鹭鸟到了冬天都舍不得飞走,打霜下雪天都站在湖面碗莲上觅食,已经成了这里的‘常住户’了。”黄兴说。
在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构建宜居生态空间的同时,近年来,经济区一体化推进山水城市建设,着力将“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好山好水不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把绿水青山化为市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让经济区的“母亲河”不仅是一条景观河,更是一条“经济河”。
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晓飞表示,目前,双龙经济区正在着手为头堡河申报“美丽幸福河湖”,拟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管理、水经济成效等角度,持续巩固经济区10年来的河湖治理成果,进一步推动河湖资源的永续利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