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设施韧性、管理韧性和空间韧性,推动城市安全发展,到2030年,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解读《意见》时指出,这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专家们表示,一系列政策部署将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安徽省亳州市不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图为高新区凤尾公园色彩斑斓,景色如画。
11项重点任务让城市更有“韧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面临的灾害风险也日益复杂多样,“韧性城市”的概念逐步进入政策议题,并在全球掀起了韧性城市规划和实践的新浪潮。
按照国际组织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定义,“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目标。
2022年,党的二十大作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重大决策部署。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这些部署为全面建设韧性城市指明了方向。
如何打造韧性城市,首先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新城建)入手。
新城建是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城市建设治理融合创新的产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面临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智能化的城市安全体系,提升城市韧性。
《意见》部署了11项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发展智慧住区、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开展数字家庭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目的是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
比如,《意见》明确要因地制宜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火栓(消防水鹤)、地下综合管廊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等。
试点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事实上,从2000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就已经围绕新城建专门印发相关指导意见,部署各地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城建。
特别考虑到新城建是一项全新的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分批在重庆、太原等21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并在济南、广州、烟台创建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创新探索出一批模式做法。
如福州市以智能化创新城市排水防涝联排联调机制建设,深圳市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杭州、青岛等地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也有综合性的试点,如广州不仅推进了城市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而且把新城建当作一个产业来做,实现了城市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
王凯表示,从他们调研情况来看,各项探索为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成为各地扩大有效投资、激发增长动能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市场化融资有待拓展,主要依靠财政预算资金投入;二是标准化建设存在滞后,如智慧水务在数据采集设备、硬件接口、数据类型、通信协议等方面都没有统一标准,关键技术和装备也存在短板;三是产业化路径仍在探索,许多项目只是“花钱”的项目,还没有成为“挣钱”的产业。
王凯认为,“要把新城建当做体系来建,当做系统来抓,更重要的是‘当做产业来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此次《意见》也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多渠道增加新城建资金来源,要求各地探索建立健全新城建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制定相应的通用标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注重培养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等。
从“全生命周期”加强管理
多位专家表示,《意见》的出台无疑将推动新城建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指出,新城建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基础;但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更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提醒,在落实《意见》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避免不顾客观情况一哄而上,坚决不搞不切实际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建议说,打造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安全风险带来的新挑战可以从过程维度(事前、事中和事后)和要素维度(包括人员、物资设施、数据信息和组织体系)引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各种措施,事前“前瞻”防控、“准确”预警;事中“及时”响应、“统筹”配合;事后“充分”反馈、“有效”提升。
此外,他还提醒,城市韧性的另一方面体现在生产领域。由于未来城市发展在产业链条上不可能实现大而全、小而全,因此要基于城市产业基础确立城市自身在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当中的优势定位,增强城市在产业链条上的弹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主任龚建东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气象灾害新挑战。
他建议,除了构建城市感知体系,要从规划上加强顶层设计和引领,将气候韧性建设要求落实到城市规划和法律法规体系中,并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切实执行。同时完善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强化预案的定期评估、应急演练和动态更新机制,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战性。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最关注城市“神经末梢”——以城市社区等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她建议要完善城市应急响应与扶助、救助体系,以法律法规形式厘清相关各方责任、义务边界;加强社区居民应急素质教育;并利用城市治理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等,为城市应急联动部署提供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认为,城市韧性强弱重要的评判标准之一就是灾后重建“复原力”,在这一方面,保险,特别是巨灾保险能发挥重要作用。对此,他认为,有必要建立多层次的巨灾保险风险分散和融资体系。
“下一步,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住房城乡建设部上述司局负责人指出,“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