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2023年,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北京市海淀区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要素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以“保优Ⅲ”“消劣Ⅴ”“强生态”为重点,多管齐下,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管理保护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市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水体比例达到双100%。水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生生物物种丰富,土著鱼类逐步回归,申报的清河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管好水资源守护净之美 守好“群众的水缸子”。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率先完成供水千人以上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定“全覆盖”,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对生活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定期公开。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动态清零新生风险源,完成年度饮用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保持3个市级、5个镇级、43个村级集中式水源地清单和“一源一档”动态更新。
护好“地下生命之源”。严格落实地下水保持方案,开展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考核点位周边及加油站、工业企业等风险源年度调查工作,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地下水总体保持稳定。
做好“水资源守护者”。强化最严格水资源考核管理制度,完成取用水管理“一区一单”整改、三山五园地区地下水回补,创建节水载体20余处,持续提高用水效率。广泛宣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节水条例,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氛围。
治好水环境巩固清之美 紧盯排口。全面开展全区24条河流1030个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定期更新台账和国家入河排污口系统;在此基础上,将“源—网—口—河”全链条监管网络延伸至南沙河13条支渠,建立547个入河排污口台账,实现长效监管。
多措并举。加强汛期河湖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实施重点流域“一河一策”,按月对街镇级、村级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点位开展监测评价及通报,有力压实责任,形成水岸共治、流域统筹、条块联动的闭环管理工作格局。
智能监管。利用22个在线水质监测站点“哨兵”作用,结合无人船、指纹图谱等技术,开展精准溯源,形成“重点河道精细化、全部河道机动化”的监管模式。
水清岸绿。通过水循环水网建设、河道治理及水域景观提升,累计治理河道58.55公里,滨水慢行步道达79.3公里,河湖生态及滨水空间环境持续优化。
护好水生态建设景之美 保障生态流量。全面建成六大片区水系循环水网,三山五园地区完整的水系格局基本建成,41条河渠实现生态补水,日均补水量达42万立方米,有水河道总长度达到223.51公里,水面面积增至278公顷,实现渠渠有水、河园融合。
开展水生态监测。探索从单纯的河湖水质达标向水生态健康迭代升级,海淀区连续两年开展重要河湖水生态调查评价工作,对水生态状况进行全面“体检”,识别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为水生态调查、考核、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永定河引水渠、南沙河、清河、土城沟、南长河5条河流,圆明园、玉渊潭、颐和园3个重要湖泊,调查监测评估显示:生境质量为“中等”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健康状态,水生生物物种丰富,监测发现水生生物478种,逐步构建起系统全面的水生态基础数据库,为精准实施重点河湖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支撑。
建设美丽河湖。在“三水”统筹的基础上,为建设“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海淀区努力拓宽治理边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强重点河段生态修复,先后打造崔家窑湿地公园、清河之洲、清河之源等绿色舒适的滨江岸线、生态良好的水系公园,让水活、水净、水美,让市民切身享受到生态福祉。在清河的治理过程中,以“唤醒河流生命力,构筑滨河新生活”为目标,探索以河流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绿廊建设引领城市有机更新的新模式,提升全段河流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清河之洲”被评为2023年北京市“幸福河湖水美家园”,2024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5年,海淀区坚持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持续实施“水清岸绿”行动计划,研究编制重点河湖“一河一策”,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画卷。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