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大限度地维持或恢复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循环。
自2022年6月,烟台市成功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福山区高质量推进海绵城市示范建设,聚焦海绵城市建设,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梳理并入选的市级示范项目24项,包括海绵型建筑社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海绵型水系、管网排查与修复等7大类项目,重点打造了内夹河水环境综合治理、老旧小区改造、柳子河综合治理、王懿荣大街绿化改造提升、隅园花海、高铁站前广场及配套路等项目,工作成效逐步彰显,让烟台这个北方缺水城市实力“润城”。
记者了解到,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陆续建成后,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等对雨水的吸纳和缓释作用,提升我区城市蓄水、渗水和涵养水的能力。福山将持续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打造宜居、韧性城市的重要抓手,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推动应用海绵技术,全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区。
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吸水,福山是如何做到的?跟记者去看看吧!
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 项目围绕内夹河生态景观带建设,按照“世界视野、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烟台特色”要求,对内夹河沿岸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进行栖鹭洲和汇福街--港城西大街片区、港城西大街--两甲桥片区建设,采用的海绵元素主要有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旱溪等,将内夹河沿岸打造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廊道。
柳子河综合治理工程 项目位于福山区福新街道,属大沽夹河流域,河道上游接大杨家水库及其溢洪道,下游经黄渤海新区城区与大沽夹河衔接后入海。该工程主要内容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并对河道周边景观带、生态区采取了海绵城市措施,具体为部分下沉广场、河道水体水质提升工程,入河口段损毁修缮、径流污染控制和径流量等海绵城市措施。
云龙山路西延 潍烟高铁福山站重要配套道路,东起奇泉路,西至高铁站,道路长度2080米,红线宽度30米,项目实施过程中秉承统筹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划分汇水分区结合山体、地形、天然水系河道等不同场地特点,采用不同的海绵措施予以应对,同时将末端调蓄设施与道路排水系统、绿化浇灌系统等联动,形成了一套雨水自然渗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完整海绵体系。
紫东路 项目位于福山高铁站东侧,南起省道S308,向北下穿G18荣乌高速、高铁,终点至乡忆路,全长约1730米,红线宽度为26米,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将原十里堡河改造为雨水暗渠,长度约300米,通过一系列海绵措施的建设,使场道路雨水得到充分的下渗及调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6%。其中通过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设施促进雨水下渗水源涵养,滋养植物根系,年节约绿化环卫用水量约8万立方米,通过末端雨水调蓄进入天然水系,收集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用于浇灌、道路冲刷及景观用水等。
王懿荣大街绿化还建工程 范围为港城西大街至外夹河(福山区交界),总设计面积约18公顷。道路全长约5.3km,两侧绿化宽度为9-40m不等。此项目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采取运用透水砖铺设园路,在地势较低处选取适宜位置打造“雨水花园”,在道路边缘设置植草沟等措施,实现了“海绵”吸水、蓄水、渗水的功能,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内涝、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并提高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共打造雨水花园10处,铺设绿道1200平米,设置植草沟约4700平米。
福山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 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诸如内涝、水资源短缺以及径流污染等问题,将市政排水工程与海绵城市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城市排水效能,实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福山区坚持系统化思维与规律性把握并重、污水治理和生态供给并行、管网提质增效和排水能力建设并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和污水系统存在实际问题,保障城区雨污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完成了雨污管网检测426公里、污水管网清淤疏通157公里,排查整改市政管网错接混接42处,极大缓解了市政管网的排水压力,为海绵城市理念下老城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来源:大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