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农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农水务集团)积极响应新发展理念,夯实主责主业基本盘,活用“加减法”,从传统水务行业的“粗放、滞后、人工”迭代为现代水务行业的“精细、预警、智慧”,同时做足人才强企、知识兴企、产业富企方面的“加法”,在能源损耗、运营成本方面做“减法”,不断推动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提质发展的“最大增量”,以创新带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混改制补链强竞争力 广农水务集团立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大潮,结合产业所趋、发展所困,在做大做稳城乡供排一体化主责主业“基本盘”的基础上,发挥“链主企业”思维,积极发展水务行业关联中下游业务。
2023年5月以来,广农水务集团联合组建的混改制企业广农水务计量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第五代脉冲NB物联网智能水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2024年,联合组建的广农水务科技公司,有效整合民营企业在阀门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广农水务集团在供排水领域国有企业的平台优势,创新补链,有效提高在水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通过衍生孵化、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方式,获得4项广西区内领先专利技术、10项国内先进软著技术、2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著使用授权,积极扩充专利储备和技术加持,筑强未来发展后盾。
产学研融合发展降漏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实现产品的增值需要完成从“一”到“多”的转变。广农水务集团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自2021年以来,通过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深度合作,形成知识互通、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利益共同体。广农水务集团所属供水公司与学院专家团队开展管网测绘、管网平差、水泵运行工况以及絮凝试验等项目合作,积极突破知识阈值。以第二期产学研合作为例,所属企业通过绘制管网平面图、平差图及模拟运算,漏失率平均降低0.27%。2024年以来,工况运行、管网平差等被广泛运用于设备改造、管网改造升级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实践中,广农水务集团所属企业供水管网生产制水能耗从2023年417.2度/千吨,降低至384.46度/千吨,降幅达7.85%。
通过内外联动、借力发力,广农水务集团秉承为民服务初心,以知识互通打破信息壁垒,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成果普遍被应用于所属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实践中。在管网漏失率和运营能耗上大做减法,在为民服务和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方面已实现质的飞跃。
人才强企节成本 从传统服务行业到新兴智慧行业,催生服务新模式,创新发展新动能需要培育好人才资源。
广农水务集团高度重视培养技术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通过定期开展多层面业务系统的培训班,印发科技成果激励奖励办法等,把人才的创造力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广农水务集团所属企业培育出“广西劳动模范”“广西工匠”“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广西技术能手”等优秀党员职工达70余人,通过打造工匠工作室,发挥技能型工匠的“传帮带”效用,结成师徒教学相长的正向局面。通过人才强链,广农水务集团所属企业在泵房自动化升级改造工程、自动加矾改造项目、纯二氧化氯消毒改造项目等项目工程有显著提升。其中,广农水务集团所属岑溪供水公司同福河自动化系统改造项目实现了远程监控,每年节约人工成本15万元,节省电耗约5万千瓦时;广农水务集团所属龙胜、天峨、都安、全州等多家公司通过优化水厂工艺流程和升级设备,每年节省运营成本60万元。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