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行业信息 | 国外行业信息 | 国内政策 | 行业技术 | 企业动态 | 展会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行业 > 城市溢流污染该如何治理?这几方面工作要做好
城市溢流污染该如何治理?这几方面工作要做好
发布日期:2025/2/5 9:56:51
    当前,我国部分地方还存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城市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排水管网存在缺陷、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导致溢流污染,水体“返黑返臭”、地表水断面汛期水质波动等。笔者基于黄河联合研究(一期)驻点科技帮扶工作,结合溢流污染问题,提出促进城市雨季水环境治理的相关措施建议。

    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治理溢流污染

    近年来,针对溢流污染问题,各地普遍采取了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设施、更新改造城市老旧管网、雨污分流整治、强化统筹协调及督查执法等措施。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洛阳市印发了《洛阳市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工作方案》,重点采取了三方面举措:

    一是推进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实施“一厂一策”整改,对BOD5浓度低于100mg/L的污水处理厂进行管网排查,修复改造破损、错接混接等老旧污水管网,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项目施工降水,加强项目全过程疏干排水监管。对超负荷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制定扩建方案。对污水处理厂进行年度综合考评和季度绩效考评。

    二是加强溢流污染控制。强化源头治理,根据降雨预报提前应对,通过雨污管网抽排、降低排水管网水位等措施,保持污水管网常态化低水位。对设置溢流口的县级以上污水厂进行视频监控,因地制宜实施污水截流井改造,提高截流倍数,采取建设调蓄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或湿地等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强化预警研判与执法检查。加强城管、气象、生态环境、住建等部门协同联动,多部门密切关注汛期气象、雨情、汛情。强化非雨天溢流口监管,开展汛期联合执法。

    借鉴国内外城市雨季污染治理做法

    国际上发达国家在城市溢流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美国《清洁水法》提出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提出充分利用排水系统的现有处理能力等9项基本措施。2007年,美国环保署推广结合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控制合流制溢流污染。2009年,费城实施“绿色城市清洁水计划”,采用分散式绿色基础设施收集处理初期雨水。

    德国《联邦水法》规定了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要求,强调在保障污水处理效能情况下,对雨水及溢流污水的分散调蓄及过流净化处理。柏林市建设了大型地下蓄水池和智能调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地下全部管道)控制雨季污染。

    日本普遍建设大管径截流与调蓄干管或深隧,综合发挥截流、调蓄、调节、排放等功能。东京都制定合流制改造长期规划,采取建设雨水调蓄池(2020年底累计140万立方米)和高速净化设施等措施治理溢流污水。

    从国内实践看,部分城市也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市采用源头治理、分散调蓄、就地处理、系统调度等方式,在中心城区重点流域建设溢流污染控制工程,明确场次降雨强度33毫米不溢流的目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积水点治理,大力推进初期雨水污染治理。上海市通过建设38座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设施,总调蓄容量达到74万立方米,降低溢流污染负荷。深圳市开发了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智慧管网系统,实现对排水系统智能化管控。南京市针对主城区300多个排水系统开展系统化整治,建成调蓄池容量超过50万立方米,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

    以上经验为我国城市溢流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一是注重系统治理,将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处理相结合,强调溢流污染控制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建立分期实施与优化调整机制;二是强调智慧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采用“灰绿结合”的治理方案;四是加强长效管理,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我国城市雨季水环境治理体系的建议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雨季水环境治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厂网一体化建设与系统治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实施雨污管网分流改造,确无条件的地方,可因地制宜采取源头海绵城市改造、增设调蓄设施等措施降低溢流频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明确雨天溢流污水排放管控要求,推进溢流污水快速净化设施建设。建立污水管网与处理设施的智能联动调控机制,实现管网水量调配和污水处理负荷的动态平衡。

    二是加强排污口规范化管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定期开展全域覆盖的入河排污口排查,查清污水溢流、直排情况,加强截污纳管,消除污水收集盲点。

    三是健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按照问题导向、水质改善需求导向,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实现生态环境、气象、住建、市政、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联合执法,建立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建立健全溢流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配套制度。

    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把握《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通知》等提出的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净化设施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等扶持政策,完善雨季污染控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探索完善绿色金融工具,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污水管网建设运营和改造项目。

    五是推进智慧化升级。推广应用智慧管网系统,实现管网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加快建立健全雨污水管网信息系统,推动污水提升泵站加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各节点污水浓度,精准定位低浓度区域。加强科技创新,开发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溢流污染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六是强化指导帮扶与监测监管。组织专家团队定期指导培训污水处理厂运营人员,持续推进雨污分流、老旧管网改造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进入污水处理厂的雨水量。加强城市合流制系统溢流次数和溢流水量监测,摸清底数。加大溢流口巡查巡检力度,依法从严处理非雨天排污或溢流行为,严厉打击溢流口偷排污水行为。

    作者单位:徐敏、张国帅、彭硕佳,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吴劲松,河南省洛阳市生态环境局

    来源:中国环境报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电话:010-88372272 E-mail:1915838305@qq.com
最新资讯
广西8城入选2024年全国水质排名前30
多管齐下开良方,西咸新区水更清
我国今年计划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超6.2
欧盟水资源状况最新报告:地表水体平均健康
破解流域治理的跨界协同难题
六安海绵城市建设有新规
晋中市全力推进市城区小街巷老旧排水管网及
海东市水环境考核指标达标率连续五年达10
城市溢流污染该如何治理?这几方面工作要做
甘肃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黄河流域生
热点资讯排行
1阳泉市财政局下达省级补助资金 支持城镇排
2中国一冶城建公司海绵城市专利技术获奖
3湖北两校携手推出黑臭水体治理利器
4服务“全域海绵” 赋能城市之美——亚井雨
5新型聚合物检测方法在防治水污染中的应用
6告别“开膛破肚”,排水管网“微创术”了解
7“数字巢湖”让流域水污染“标本兼治
8美国未来20年将在污水基础设施上花费27
9临沂市“黑臭河水体源头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
10跨界布局水环境治理!隧道股份环境集团揭牌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0-2022 www.c-wat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水工业网互联网站 经营证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203225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2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