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海东市生态环境局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深入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同治和三大流域入河排口综合整治,成效显著。”青海省海东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告诉记者,2024年海东市黄河出省大河家断面、大通河出省峡塘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100%,水环境考核指标达标率连续5年实现100%,流域水质持续稳中向好、好中显优。
据了解,2024年海东市扎实推进排污口整治,完成湟水河干流、黄河干流、大通河干流共644个入河排口整治验收,重点支流共358个入河排口完成整治303个,整治率为94.5%,提前超额完成年度70%的整治工作任务。切实强化水源地保护,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划、立、治”要求,开展环境隐患排查、重点湖库污染防控专项检查,印发《海东市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并对名录中100个水源地谋划实施规范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11个,谋划水源地保护、流域治理、再生水利用、入河排口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项目21个,以实施高水平项目助推美丽海东建设。
此外,通过强化水环境监督管理,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暨下沉督导调研专项行动,聚焦全域重点河流入河排口再排查再整治,共发现环境隐患问题276个,截至目前整治率达98.9%。建立健全问题点位台账和海东市城乡污水垃圾长效管控机制,聚焦水环境问题,依法治污、重点治乱,2024年立案处罚5件,处罚金额85.9万元。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