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这几条河变得干净、透亮,环境比以前好多了,我们经常在附近锻炼。”市民周先生住在西干渠边,对河道这些年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统筹指挥下,全市大力开展城市水环境整治工作,排水管网建设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市住新局公用事业管理科深耕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治理领域,着力破解“污涝交织”难题,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
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做好管理的前提是摸清家底。2024年,公用事业管理科全面开展中心城区雨污管网溯源排查,围绕“源、网、厂、河、城”五个维度,采取网格化管理,将中心城区分为6个片区、67个区块,利用QV、CCTV、无人船等设备进行管网检测,查明管网问题。
根据排查出的问题,公用事业管理科转换思路、多措并举,围绕污水、河水、雨水,以“污涝共治”为目标导向,统筹实施“源头小区、中游管网、末端排口”三游同治,守护一城清水。
通过以雨水排口为单元,划定199个治理分区,针对末端入河排口,对中心城区252个雨洪排口进行梳理,分类整治,改造排口节制闸63处,确保河水不倒灌、污水不溢流;针对中端市政管网,对重点片区的67条道路、2978处市政管网混错接进行改造,补建管网5.5公里,恢复雨污管网功能;针对前端源头地块,对108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1340个老旧小区院落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
2024年,城市排水系统挤出外水总量约3万吨,城市管网水位平均下降1米,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浓度从57.79mg/L提升至75.31mg/L,同比提高了30.32%;城区污水收集率从45.1%提升至70.1%,同比提高了55.43%。
在荆州市智慧水务中心控制室大屏上,智慧水务平台正在对中心城区河道水情、地下管网水质水位、闸泵运行等进行实时监测,充分展现出城市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深入推进,我们打造了智慧水务平台,将有效推动城市实现从‘治水’到‘智水’的跨越式发展。”市住新局公用事业管理科科长吴禹辰介绍,通过城市河道水情等数据采集,以及对地下管网、闸、泵等设施的智能控制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可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科学调度,保障沿河区域的防汛安全和河道水质持续提升。
“水更清了、环境好了,这是城区居民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评价。2025年,我们将继续发扬敢打敢拼的工作作风,全力打好城市污水管网整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城市排水防涝防治工作,全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让荆州更美丽、更宜居。”吴禹辰表示。
来源:荆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