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的20项民心工程之一,天津市积水地道改造工程已全面铺开,旨在提升城市防汛排涝能力,确保市民安全出行。
天平桥地道,作为连接红桥区和北辰区的重要通道,全长1.2公里。由于原有泵站收水能力有限,加之排水管道老化、存在多处断点,导致汛期排水不畅。为解决这一问题,市排管部门已启动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将老旧水泵拆除换新,并对排水管道进行修缮。据中心城区防汛排涝补短板积水地道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周德迅介绍,经过改造,雨水泵站的排水能力将由现有的0.8立方米/秒提升至1.49立方米/秒,排水能力提升近1倍。同时,针对局部的断点和堵点,将进行连通处理,计划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在汛期能够发挥效益。
施工方负责人李科强表示,针对地道南侧和北侧出现的断管和塌管问题,已设置两个工作坑,采用非开挖顶管的方式进行连接,以解决积水断点问题。此外,在地道较低位置,收水井数量将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5个,进一步提升排水效率。
作为今年的重点民心工程,市水务部门将对中心城区天平桥地道、东兴地道、密云一支路地道3座易积水地道实施改造。通过更换水泵、新建雨水管网和收水井等设施,有效提升汛期排水效率。目前,这3处地道的改造工程都已开工。周德迅表示,改造完成后,将有效缓解地道地区的积水问题,大幅缩短汛期雨水排放时间,确保区域排水安全。按计划,所有改造工程都将在汛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来源:今晚报